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东方养生》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2063578
敖包相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东方养生》 2007年第12期
敖包相会

     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

    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石堆,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在游牧区域内,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祭坛,多设在草原的山头上。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九》云,“鄂博随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埋哈达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

    敖包是蒙古牧人心中最神圣所在,祭敖包则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敖包祭祀地方神,喇嘛焚香颂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丰富热闹的集体活动,很多青年男女就是在这些活动中一见钟情。

    因敖包文化而扬名的巴彦呼硕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市大草原东南部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国家旅游局批准的AA级景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岗”,天下第一敖包就坐落于此,优美的《敖包相会》正是从这里唱遍中国。

    让我们相伴着《敖包相会》的经典,欣赏着草原雪域风光,喝上一杯下马酒,坐上马拉爬犁,去《敖包相会》的地方,参观牧人神圣的祭祀,品尝蒙古包里的奶茶、手把肉,观赏布里亚特服饰表演,参加雪地“那达慕”、马拉爬犁比赛,也许有机会成为“那达慕”巴特尔也说不定!,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