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美容师)》 > 2018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313763
2018年度6大医美热词(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2018年第3期
     2018年,中国医美圈发生太多转变。掀起了不少风潮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的滋生,而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医生、大众、经营者和投资者。提取时下热门的医美关键词,追踪其背后的原因、热门历程、大众评论,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医美正在朝着规范化、智慧化迈步,中国医美消费者求美更趋于理智和精细化。

    关键词

    2018年度医美热词之

    整形智商税

    智商税,是指由于在购物时缺乏判断能力,花了冤枉钱,这些冤枉钱就被认为是为低智商缴了税,所以也称低智商税。整形既然属于消费,当然也有智商税了。

    智商税1:整形徒手

    百度搜索“徒手整形”结果显示为817000个,搜索“徒手整形培训”结果显示314000个,其中广告占四成,讨论有效性的文章超过五成。百度学术搜索徒手整形,结果为4条。其中1条为徒手整形实用技术,另外3条为软文。在一知名整形医生关于“徒手整形的微博下,大家也议论纷纷。

    智商税2:微整精油

    百度搜索“微整精油”结果显示为1,130,000个。淘宝搜索结果显示34页。销量最高的店主推产品名为芬X颜美国原装进口丰太阳穴凹陷神器太阳穴填充改善按摩微整精油,交易成功数167,评价数245,该产品CFDA网站未查到登记备案。再按整形项目详细去搜,甚至还有丰下巴精油、双眼皮精油、耳垂变大精油……

    智商税3:免费整形

    新闻案例:黎女士中了一个“免费整形”大奖,术前诊所以办理相关手续为名,让黎女士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及家人朋友的联系方式,然后在手机上帮她进行了操作,还在一份合同上签了字。从黎女士的叙述来看,她在诊所办理的是贷款手续。只是她说自己在签字时没看合同上的内容,并不知道自己办理了贷款,但她知道手术费用是5万多元。同时,诊所还让她关注了一个公众号,称该平台每日会返30元到她的微信钱包,5万余元费用会在5年内返还。但到当月下旬,贷款公司通知她,每月要还贷3500元左右,她无力偿还。而这个平台也确实给黎女士返过款,但没多久就停止了。该诊所负责人之一张女士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免费整形”的相关广告。她建议黎女士帮诊所介绍客户,可以拿到回扣,减轻还款压力。

    医美论点

    整形严格的意义指用外科手术矫正人体畸形,泛指的整形美容虽然落脚点为“美容”,但仍属于医疗范畴。我们把整形当作是消费的同时,更要当作是严谨的医疗行为,所以整形美容不可能是价格低廉的。避免整形智商税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所有神奇的不用动刀就能改变局部特征的宣传,避开低价引诱陷阱。

    2018年度医美热词之

    医美直播

    直播营销,作为医美行业的另一种新型营销渠道,确切的说,不能叫营销渠道。大多数行内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入口”(品牌入口和流量入口),主要用于学术交流、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医生/机构品牌知名度、提升医疗机构初诊数(流量转化)。

    综合公开直播平台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人气直播平台里有不少医美机构、整形医院和医美三方平台入驻。相比而言,一直播倚靠新浪微博获得了信息打通,故而入驻的主播更多。主播类型方面,医美机构最为活跃,然后是有个人品牌意识的医生。

    综合公开平台播放数据

    取样平台:一直播

    数据1:搜索关键词

    一直播搜索结果显示上限为600,搜索“整形”“医美”“医学美容”均显示达到上限,实际应该远超过600。

    邀请网红直播探店/项目

    具有鲜明的转化目的,直播平台包括不仅限于综合公开,也包括特定渠道导入的直播粉丝。这类直播有的选择医美圈网红,他们自己做过整形,乐于分享,并以整形为话题吸引粉丝关注。由于这类网红的粉丝定位精准,所以与其合作的直播转化率远高于技术类、科普类直播形式。这也是网红门诊惯用的合作模式。

    另一种是邀请多种行业的网红,如粉丝量巨大的游戏主播或艺术家、主持人等自带流量的人群,做体验式直播。这类直播的实际转化率不一定高,但很适合做品牌口碑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

    医美O2O平台

    医美O2O平臺,包括美黛拉、更美、新氧等,平台本身就是求美者的聚集地。所以,在这些平台收看直播的粉丝更为精准,无论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科普类直播,还是与医美机构合作的以销售为目的的直播,效率比上两种更高。同时,通过直播的形式,还能勾起求美者的社交欲望,在赢社交赢天下的网络互动时代做出了成绩。

    医美论点

    由于医学美容领域存在知识壁垒,对于用户来说,直播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美行业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了医患互动。有报告预计,2018年中国的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数量可观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医美机构和平台多将直播当作一种销售手段。由于直播的观众大多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节目,获得的也是碎片化的内容,所以不能把直播内容理解为医美知识的科普。整形科普任重道远,却不能依赖以销售为目的的直播来推进。

    2018年度医美热词之

    黑微整

    医美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狂奔。据调查,2017年中国医美行业增速达到40%,远超全球7%的速度。但同时,由于医生资源有限,培养速度跟不上需求,加上医美牌照审核严格、药品器材昂贵等因素,衍生出了“黑微整”,这个市场里的“黑机构”“黑医”“黑药”泛滥。其中,以注射美容为主的微整形由于监管困难,更成为黑中之黑。

    复购率高,假药更为猖獗

    随着颜值经济热度发酵,微调逐渐成为刚需,这也导致中国医美市场的复购率较高。另外,肉毒素、玻尿酸等微整形项目因为维持时间有限,一般在半年之后,有不少消费者由于不能接受“丑”回去的自己,会形成周期性的刚需。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的99份涉及“整形”及“假药”的刑事裁判文书中有96份均为生产或销售假药案。这些判决书中提及的假药至少有83种,销售范围遍及全国,且绝大多数都为微整形注射针剂。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