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64727
妈妈是最好的心理老师(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家庭·育儿2016年第4期
     妈妈这个角色,既可以是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又可以是解开症结的钥匙。

    案例1:咬指甲

    一位母亲近6岁的儿子有吸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只是咬秃,没咬出血)。 她对儿子说:“以前你打妈妈,妈妈会惩罚你,这样错了;你现在打打妈妈,妈妈不会惩罚你。”儿子的眼睛亮了,用很大力气打了她,很疼。

    第二天,她又这样做,儿子还是打了她,但力道轻了。

    第三天,儿子已没有了打妈妈的兴趣。

    后来,他没有了咬指甲的行为。

    她开始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有些不安,因为我一直觉得妈妈和宝宝的关系重在平衡,妈妈不必因为宝宝而过度失去自己,主动要宝宝打自己,对自己太不公平。但听她讲了整个案例后,我很感动。

    案例2:女儿拒绝上幼儿园

    L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最初,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的女儿姗姗不能去上幼儿园,只要去,她就会生病,有时会病得很厉害。

    “为什么非要上幼儿园呢?”那时,我反问她:“你是否理解女儿生病的意义呢?”

    L其实明白,女儿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含义很简单,就是不想去上学。

    但为什么不想去呢?经过探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