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育儿》 > 2005年第10期
编号:11551062
宝宝的步态和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日 《家庭·育儿》 2005年第10期
     正常情况下,1岁~1岁半是幼儿从扶物行走发展到独立行走的阶段。在学步阶段,幼儿为了防止跌跤,走路时不得不两脚分开,重心下移。大约从3岁开始这种现象就慢慢消失了。已经能独立行走的孩子,如果出现步态异常,往往提示存在着某些疾病,应引起家长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八字步:有内八字和外八字之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站立时两侧膝关节靠近,两踝关节明显分开;O型腿,两侧踝关节靠近而膝关节明显分开。这两种类型都是佝偻病引起的后遗症。

    剪刀步:当患儿站立或扶物行走时,腰背部挺直,二脚尖着地,两腿呈剪刀样交叉,严重的双臂活动也受限制。剪刀步常见于瘫患儿。

    醉步:儿童2岁以后仍出现走路不稳、左右摇晃或向一侧倾倒,犹如成人喝醉酒后的步态,说明小脑患有疾病。

    鸭步:孩子走路的姿势像鸭子,挺胸突肚,下肢缓慢向前移动。如果这种患儿不慎跌倒在地,要采取一种费力的特殊姿势才能爬起来,即先以两手撑地,弯腰,再将两手撑在膝关节上,然后逐渐直腰起立。造成鸭步的主要原因是肌营养不良,此外,还见于两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跛行:这种情况多见于麻痹症或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侧下肢不完全瘫痪。发病前才出现一侧肢体瘫痪而致跛行。先天性跛行常由单侧髋关节脱位引起,学会走路后即出现一侧下肢跛行。, http://www.100md.com(李 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