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02569
朋友圈里的“牛奶新闻”是真的吗?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7年第3期
     “牛奶又出事了……”你的微信里是不是有这样的文字?这两年,牛奶总是被说三道四,今天被说致癌,明天被议营养差。好端端的牛奶的确委屈啊:招谁惹谁了?!

    牛奶致癌?

    微信原文摘录:美国教授T·柯林·坎贝尔博士研究称,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尤其是占到87%的酪蛋白,能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压等患病几率。

    事实:每每说到牛奶的“致癌”话题,或谈论牛奶言及营养专家时,几乎没有不提到这位著名教授的,因为很多关于牛奶说法的依據都会援引他的论述,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酪蛋白实验。

    坎贝尔证实酪蛋白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如此看来,“牛奶”与“癌症”的关系是确凿的。但事情的原委却不是这么简单的。坎贝尔教授的实验是这样的:一组大白鼠吃酪蛋白(请注意,酪蛋白是大鼠食物的唯一蛋白质来源),另一组大白鼠吃植物蛋白,然后同时给予两组大白鼠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大白鼠长的肝癌比吃植物蛋白的大白鼠的肝癌长得多得多。

    可见,只要了解了这个实验,就不会简单地说牛奶促发了癌症,因为这是一个“动物模型”的实验,“模型”就是黄曲霉毒素。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黄曲霉毒素,不管是牛奶中的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都不会导致任何癌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