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848351
夏季巧除“湿”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6年第7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湿邪”逐渐被大家重视。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自然界空气潮湿、环境潮湿,比如被雨水淋湿、居住地潮湿,湿邪入侵人体致病。内湿,指人体内部由于自身体质的原因导致消化系统运作异常,水湿运化异常,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脾”出现问题,中医讲脾主运化,主要运化水湿,脾功能出现异常直接导致水湿运化异常。如果将湿邪再形象一些比喻的话,可以将它理解成我们身体内的垃圾,这些垃圾身体本身不能把它排出去,累积过多,久而久之会引发更多的疾病。

    产生内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寒引起的脾阳虚,二是肝气郁结引起的脾虚,归根结底都是脾虚。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引起脾虚湿盛的常见原因

    1.多食 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规律,或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加重脾胃负担,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引起脾虚。

    2.贪凉 长期食用生冷食物,大量喝冷饮料,喝凉水,吃大量的水果。这些都会直接引起脾胃虚寒,导致脾气阳虚,脾运化水湿的能力降低。而且,夏季的这些坏习惯,是引起肠胃炎、腹泻、呕吐、恶心的罪魁祸首。

    3.受凉 天气未暖、天冷时穿衣过少,使脚部和胃部受寒。夏季长时间吹冷空调,寒凉直接进入体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