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3049
糯米益气,红枣养血—— 二月养生食材推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食品与健康2015年第2期
     二月份是春季的开始,大地回春,但冬日余寒未尽,天气忽冷忽热,平时应注意防寒。饮食方面可食用一些具有辛散作用的食物,以顺应春生之气,如葱、蒜、姜、洋葱、韭菜、香菜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应季食材。

    一、糯 米

    糯米又称为江米、元米,是一种有黏性的稻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糯米常用来蒸饭、煮粥、包粽子、酿酒,也可以磨成粉制作成各种美味的食品。

    糯米是较理想的温补食品。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敛汗、缩尿、解毒的功效,对于体倦乏力、头晕眼花、脾胃虚弱、反胃、泄泻、消渴尿多、自汗、盗汗、痘疮等有一定的疗效。

    糯米对于中气不足所引起的胃下垂及气虚多汗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病后、产后及身体虚弱的人,都可以用糯米煮粥来调养。神经衰弱、血虚头晕、胃寒疼痛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可以用糯米与红枣煮粥食用。用糯米、绿豆、薏苡仁和白糖煮粥食用,对小儿夏季热有一定的疗效。病后体虚的人可以用糯米、红枣、莲子、山药一同煮粥食用。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佳、久泻者可以用糯米与山药煮粥食用。

    糯米黏性强,不易消化,所以不要一次吃太多,且尽量加热后再吃,老人、小孩或体虚的病人更应该注意。

    1.糯米山药粥

    原料:糯米100克,山药50克,胡椒粉、白糖各适量。

    做法: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炒锅中小火慢炒至呈黄色,与山药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至粥熟,下入胡椒粉、白糖,搅匀即可。早晚趁热空腹食用。

    特色:这款粥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久泻、食欲不振者有较好的作用,病后体虚的人也可以用这款粥来调养。

    2.桂圆莲子糯米粥

    原料:桂圆肉20克,莲子30克,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后放入锅中,加入淘洗干净的糯米和桂圆肉,放入适量水,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熟,调入白糖即可。

    特色:这款粥常食用可起到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二、葱

    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葱不但是家常蔬菜,也是民间常用的一种药。中医认为,葱白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作用,对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早春适量食用葱可助人体阳气生发。葱白能刺激人体汗腺,有发汗作用,可预防和治疗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初起时,可用连须葱白与豆豉合煎,或取连须葱白与生姜、红糖同煎,服后盖被发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连须葱白与梨、白糖一同煮水喝。常吃葱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葱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对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葱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春季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可适当吃些葱来预防。葱在古代也是常用的外用药,小便不通、腹部胀痛可以用葱白捣烂炒热后敷于脐部;皮肤出现疮痈肿毒,可用葱白与蜂蜜一同捣烂敷患处;将葱白捣烂,加食醋少许调成糊状外敷,对肩周炎有一定疗效。

    葱虽然对人体有益,但食用时要注意适量,过多食用会引起头昏、视物不清。葱具有辛温发散的作用,表虚多汗的人不宜食用,患有顽固性皮肤病、哮喘等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1.葱爆羊肉

    原料:羊腿肉200克,大葱100克,酱油、料酒、花生油、香油、醋、盐、味精、蒜泥各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成薄片,葱洗净,切成段。炒锅置火上,加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蒜泥煸出香味,倒入羊肉片翻炒,再加入料酒、酱油、精盐、味精,翻炒片刻,然后加入大葱一起煸炒至熟,淋上香油、醋,炒匀即可。

    特色:这道菜具有温补气血、暖中散寒的作用,适合于冬春季节调养。

    2.葱白粥

    原料:连须葱白5~10根,粳米50克,生姜3片。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至粥熟时加葱白和生姜,再煮片刻即可。此为一次量,每日两次,趁热喝。

    特色:这款粥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可用于感冒初起,头痛发热,鼻塞咳嗽。

    三、牛 肉

    牛肉有滋养强壮的作用,深受人们喜爱。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且脂肪含量低,比猪肉更适合肥胖和患有高脂血症的人食用。

    中医认为,牛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泄泻、畏寒怕冷、消渴、阳痿遗精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牛肉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于久病体虚、气血两亏的人有很好的调补作用。手术后的人用牛肉与红枣炖汤喝,有助于肌肉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牛肉有很好的补中益气作用,适合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的人调补之用,在炖牛肉时放入一些山药、红枣等,效果更好。因脾胃虚弱而导致慢性腹泻的人,可用牛肉煮浓汁喝。牛肉是运动员的理想肉食,因其有助于增长肌肉、增强力量,并对训练后身体恢复有一定助益。

    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不易消化,所以老年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最好炖汤喝,或少吃些嫩牛肉。牛肉性温,患湿疹、疥疮及皮肤瘙痒等症的人不宜食用,患有感冒发热、湿热痰火及感染性疾病等症时,也不宜食用。

    1.胡萝卜牛肉汤

    原料:牛肉500克,胡萝卜500克,枸杞子20克,姜、盐、香油、花椒、胡椒、黄酒、味精、香菜各适量。

    做法:胡萝卜洗净,切片。牛肉洗净,倒入开水中紧去血水,捞出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入黄酒、姜、花椒、胡椒,改小火炖至七成熟时取出,按横筋切几刀,不要切断,再放入锅中,加入枸杞继续炖。放入胡萝卜、盐炖至胡萝卜熟后,加入味精、香菜、香油即可。 (战雅莲)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