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与健康》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310900
寒露霜降,健脾养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食品与健康》 2012年第10期
     十月份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和霜降,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变冷,叶落花衰,一片萧条。此时大自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也应顺应自然,以养阴为主。由于气候变化无常,空气干燥,这个时候是感冒的多发期,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炎及溃疡病容易复发的时期。日常应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特别是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较弱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在精神调养方面,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和豁达的胸怀,避免悲秋情结。体育锻炼应以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为主,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在运动时要掌握好尺度,避免大汗淋漓而损伤阴津。霜降过后是进补的好时机,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进补应以平补为原则,以健脾养胃、养阴润燥为主,应选择具有健脾、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红薯、南瓜、芋头、豆浆、山药、萝卜、白菜、木耳、梨、葡萄、苹果、柿子、蜂蜜、百合、大枣、芝麻等。

    这个月为大家介绍的杂粮是南瓜、蔬菜是花椰菜、水果是柿子,并介绍几款美味的保健食谱。

    南 瓜

    南瓜又叫倭瓜、番瓜、麦瓜,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由于南瓜具有很好的食疗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化痰排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久病气虚、营养不良、肺痈、便秘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磷等成分。南瓜多糖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南瓜中所含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可消除体内有害物质,起到解毒的作用,还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有维持正常视觉、促进骨骼发育的作用;南瓜中含丰富的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

    南瓜不要一次食用过多,以免引起腹胀;南瓜性温,胃热盛者应少吃;南瓜性偏壅滞,气滞中满者慎食。

    1.南瓜饭

    原料:老南瓜、大米各适量。

    做法:南瓜去皮,洗净,切块,与淘洗干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饭熟,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等症。

    2.拔丝南瓜

    原料:南瓜300克,面粉40克,鸡蛋1个,熟芝麻15克,淀粉100克,油500克(约耗75克),白糖150克。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瓤,切成大块,上笼蒸熟,取出后切成5厘米×1.5厘米的长方条,蘸上面粉25克。将鸡蛋磕在碗内,打散,加上淀粉及15克面粉,搅匀。锅置火上,放入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挂好蛋糊的南瓜条,炸成金黄色,捞出。原锅中留少量底油,加入白糖及少许清水,烧至糖汁起小泡并能拔出丝时,放入炸好的南瓜条,挂上糖浆,撒上熟芝麻,出锅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3.南瓜三丝

    原料:嫩南瓜200克,豆腐皮150克,香菇100克,精盐、葱、米醋、味精、酱油、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拌入精盐少许腌片刻,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水分。豆腐皮、香菇、葱分别洗净,切成细丝。锅置火上,放入油,烧到七成热时,放入切好的菜,加入酱油、精盐,炒熟后放入味精、米醋即可。

    功效:理血补血,润肺利水,健脑抗衰。

    花椰菜

    花椰菜又称菜花、花菜,有白色和绿色两种,绿色的叫西蓝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世纪传入中国。花椰菜肉质细嫩,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蔬菜,在美国《时代》杂志推荐的十大健康食品中名列第四。

    中医认为,花椰菜性凉,味甘,具有补肾填精、健脑壮骨、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肢体痿软、耳鸣健忘、脾胃虚弱、小儿发育迟缓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花椰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K和维生素A等,尤以维生素C含量丰富。花椰菜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花椰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能维护血管韧性;花椰菜中所含的类黄酮是很好的血管清理剂,能阻止胆固醇氧化,防止血小板凝结成块,因而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几率;花椰菜具有抗癌作用,已被各国营养学家列入抗癌食谱。

    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尿路结石者不宜吃花椰菜。

    1.双色菜花汤

    原料:白、绿菜花各200克,虾米10克,盐3克,香油2克,胡椒粉2克。

    做法:双色菜花分别洗净,切块,虾米泡开。汤锅置火上,放入汤骨、虾米和适量水,共煮成高汤,放入双色菜花,煮熟,加入盐、香油、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和胃,补肾填精。

    2.芙蓉菜花

    原料:菜花250克,蛋清4个,料酒10克,盐15克,猪油10克,味精少许。

    做法:菜花掰成小朵,洗净。蛋清兑入少量水及料酒、盐,搅匀,放在汤盘内上锅蒸4~5分钟。另起锅,放入油烧热,加入料酒、盐及适量清水或高汤,放入菜花煮熟后加入味精,把菜花码在蒸好的芙蓉盘内,浇上汤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防癌抗癌。适用于癌症患者康复食用。

    3.香菇炖菜花

    原料:菜花500克,水发香菇20克,鸡汤200毫升,湿淀粉15克,鸡油10克,盐、味精、姜丝、花生油、酱油各适量。

    做法:菜花洗净,切成小朵,放入沸水中焯5分钟,盛入凉水中,捞出,沥干水。水发香菇洗净,个大的切成两半。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热,加入鸡汤、盐,大火烧沸,放入菜花、香菇,改小火烧至入味,加入鸡油,勾入水淀粉,翻炒几下即可。

    功效:补气强身,益胃助食,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者食用。

    柿 子

    柿子原产于我国,分布广泛,有着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成熟的柿子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柿饼、柿脯、柿霜、柿粉、柿茶、冻柿子、柿酒、柿醋等。

    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具有健脾涩肠、清热去燥、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止血的功效,主治痔疮疼痛或出血、痢疾、泄泻、肺燥干咳、口干口渴、吐血等症。

    现代研究发现,柿子含有丰富的糖类,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新鲜柿子中含有丰富的碘,可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柿子中含有黄酮苷,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是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人群的保健食品。此外,柿子对慢性腹泻、肠炎、痔疮肿痛及出血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柿子不宜空腹吃,以免引起“胃石症”。柿子中所含的单宁易与铁结合,妨碍铁的吸收,所以患有缺铁性贫血和正在服用铁剂的人不应吃柿子。吃柿子前后1小时内不宜喝牛奶。此外,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者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吃柿子。

    1.柿子薏米粥

    原料:柿子1个,薏米30克,蜂蜜适量。

    做法:薏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粥熟后将柿子取汁放入粥中,再加入蜂蜜调均。

    功效:补脾祛湿,益肺止嗽。适用于因脾肺虚损引起的不思饮食、口舌干燥、虚热咳嗽、小便不利、肺结核等症。

    2.柿饼粥

    原料:柿饼2~3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柿饼去蒂,切成小块,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粥,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健脾润肺,涩肠止血。适用于体虚吐血、干咳咯血、小便带血、久痢便血、痔疮下血等症。

    3.糖水柿子汁

    原料:柿子1个,白糖少许。

    做法:柿子洗净去皮、蒂,取汁,加白糖少许调味即成。

    功效:润肺养胃,止咳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虚劳咯血以及食欲不振、心中烦热、口渴等症。, http://www.100md.com(战雅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