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3418
刘晓红:以安宁守护生命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第11期
    

    专家简介:

    刘晓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主编《老年医学诊疗常规》(北京医师协会版)、《协和老年医学》、《老年医学速查手册》等书籍。

    更關注生命的质量

    2019年金秋的一天,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专家门诊,忙碌的刘晓红迎来了一个熟悉的患者——一位84岁的老奶奶,这位退休老干部是第四次来就诊了。

    前几次,老奶奶都是一个人来的,诉说自己腹痛、黑便、贫血,体重下降,肾功能也衰竭了。影像学检查显示,她的直肠上有一个大包块,结肠粗糙,肾上腺也有一个占位。按常规,她需要做结肠镜、增强CT等更多,更复杂的检查。“是病就得治啊,这些检查我都做!”老奶奶很爽快。
, http://www.100md.com
    刘晓红却犹豫了,因为这些检查不光复杂、周期长,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某些伤害,后期治疗也有很多复杂情况要面对。于是刘晓红要求她带个家属来,实际上就是找一个能负责的医疗代理人来讨论治疗相关事宜。

    不料这一回,老奶奶倒是带来一个年轻人,却是她单位的医生,与她并无血缘关系。刘晓红哭笑不得,建议她把儿子叫来,老奶奶的眼泪“吧嗒”一下就掉下来了,说:“他就盼着我死呢!我的治疗,我自己决定!”

    这是个多么可怜的老人啊!刘晓红的心一下子软了,她诚恳地对老奶奶说:“您做完这些检查,最坏的结果是结肠癌,也有可能不是。就算是癌症,如果您是我的母亲,我不会让您做这个手术。因为您比较瘦,还拄着拐杖。我们手术前是要做评估的,身体衰弱的话,术后可能起不了床、肺部感染……不做手术,您还能走来走去。我们现在就像是走在平衡木上,您就在中间,还能保持平衡。咱们不要想自己能活多久,您已经超过了我们的平均寿命了。在这之后,我们不知道生命的叶子什么时候落下来,就活好当下的每一天,拓展每一天的宽度,而不强求长度。”
, 百拇医药
    这番推心置腹的分析和劝告打动了老奶奶,她说:“好,我就听你的!”

    “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受到家人的照料,是最好的。而不是躺在哪个疗养院的床上,更不是长期住院。”刘晓红说,老年医学更关注生命的质量。以前医生的治病思路,往往是把一个疾病处理到极致,而老年医学更偏向于考虑患者的感受,患者的身体对治疗是否耐受,在延长生命与保证生活质量之间,做一个权衡。

    处理那些可逆的问题

    刘晓红剪着短发,气质温婉,看上去严谨、利落而不失温柔。提到老年人和老年病,她娓娓而谈:“所谓的老年问题,不一定是疾病诊断,而包含很多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到了生命末期,除了躯体的不适,大概60%的老人会有各种疼痛,还有各种精神、心理的问题,抑郁、焦虑的比例很高。除此以外,还有社会关系的问题。你想,他原来在家里是‘主帅’,起到的是主导作用,现在要插个鼻饲管,连饭桌都坐不上去,落差多大啊……还有一些老年问题,比如痴呆突然加重,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戴眼镜或助听器——这就等于跟社会隔离了,缺乏感官刺激,会导致痴呆加重。而恰恰这些问题是可逆的,可以处理的。另外,老年人还是一个医疗不安全的高风险人群,常常会遭遇无效医疗、多重用药,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很多伤害。但这些问题放在某一个专科里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我们解决的是急性的、可逆性的问题。高龄的、衰弱的,或者有多种老年问题的,还有在缓和医疗期内病情急性加重的,都是需要我们老年医学科处理的。”
, http://www.100md.com
    刘晓红说,有些疾病是手术刀无法解决的,这时候医生要做的是维持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早干预,不让它继续恶化,最后造成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我们预防的是什么?不良事件,比如说跌倒、谵妄、意识混乱等,而非疾病的发生。”说到这里,刘晓红打了个比方:“就像一辆旧车,跑6年以后我们要年检,综合评估,目的是让整辆车能够安全地行驶,如果单单换一个轱辘,那这辆车可能还是动不了。老人也一样,有多种老年问题,生命之车越走越慢,这个过程就叫衰弱。我们要避免衰弱,要早期识别,让‘车’能够正常运转,一定要提高老人本身的防御体系。那就是营养、活动、运动,还有人文关爱。死亡是自然的,我们应该帮助老人,让生命如秋叶般缓慢地落地,回归自己的根,融入大地。通过有效的医疗,让患者受苦、家属受累、社会负担重、医疗资源被占用这种‘四输’局面,变成四赢的局面。”

    患者的意愿是第一位的

    “患者尽管身患很多病,但只要不住院,我们就不把他叫患者,我们尊重他的社会角色和个人意愿。我们沟通、帮助过后,达到的是他们的愿望,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刘晓红说,“我们有个患者是膀胱癌骨转移,做了很多治疗。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身后事做了很多安排。他说他想见一个老同学,我们主动提出,在医院里见老同学,形象不好,不如回家。他问:‘我这个样子怎么回家?’我说这个我们可以支持你。我们每天通过微信指导他该怎么办,还找了一个上门组织去照顾他。他这一回家就是两个月,不但见了老同学,还在外面吃了烧烤、喝了啤酒。回医院没几天他就走了,但家里人特别感激我们,觉得我们让他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改善的问题,而是一种人文关怀,让他的家人在他走后没有遗憾,觉得能做到的都为他做到了。”
, 百拇医药
    “当疾病已经不可治愈的时候,没有哪一种方式是更好的。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意愿是第一位的。我们要看医生能为患者和家属做些什么,尽力帮助达成他们的愿望,而不是只去做医疗技术上可以做的事情。”刘晓红说。

    你需要到老年医学科就诊吗

    可能有人会疑惑,我是老人,那么我生病时,是不是就别去看专科了,直接挂个老年医学科的号呢?

    刘晓红的建议是:患有单病的老年人建议看专科,而患有多种疾病、多重用药(≥5种药)、衰弱、部分功能残障或者失能的患者,还有对自身健康特别关注的老年人应该看老年科。

    最后,刘晓红给了大家四个忠告——

    一、衰老是不可逆的。年老后生理功能减退,病理现象出现,是必然的。要与病共处,坦然面对。

    二、一定要避免跌倒。

    三、如果你高龄,有多种疾病,一定要去看老年科。记得带上以前的病历、查体报告和用药记录单。如果没有,也可以带上药盒。有视力、听力障碍的患者,请戴上眼镜和助听器,方便与医生的交流。

    四、如果你用药比较多,每次看病时,要把所有药,包括保健品、维生素都写下来给每一位医生看,避免出现重复用药、危险用药。, http://www.100md.com(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