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206
编号:13474048
“最小生物”与免疫系统的博弈,解读肺炎支原体肺炎背后的秘密(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祝您健康》 20206
     肺炎支原体除了对气道的局部损伤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免疫炎症反应。典型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年长儿,这与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当肺炎支原体感染新生儿、婴幼儿后,由于他们免疫炎症反应弱,往往只是有些咳嗽、气喘等局部症状。而五岁以上的儿童,免疫功能逐渐健全,当支原体入侵呼吸道,吸附在纤毛表面时,机体产生的大量肺炎支原体抗体就会和肺炎支原体这个抗原相结合,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吸引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在肺间质中浸润。“所以我们常说,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间质性肺炎,它损伤肺间质、损伤呼吸道纤毛,早期很少侵犯肺泡。呼吸道的纤毛损伤导致痰液排出困难,患者就会用力咳嗽排痰,而强烈的免疫炎症反应,会造成发热。所以咳嗽、发热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最为典型的两个症状。”而这两个症状,在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堪称普遍,需要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进行鉴别诊断,这也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必要步骤。

    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发热也与细菌感染不同。细菌的细胞壁往往存在内毒素——脂多糖分子,人体对它极其敏感,极微量(1~5纳克/公斤体重)内毒素就能引起体温上升,所以细菌感染往往会造成高热,同时孩子会伴有明显的感染中毒症状,精神萎靡。而支原体并没有这种蕴含内毒素的细胞壁,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常常与过强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