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63672
笑玩古砚悟人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祝您健康》 2019年第9期
     前些年,老爸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砚台收藏活动。他藏砚赏砚,一玩就是十多个春秋。

    老爸年轻是一名中学教师,收入一直十分微薄,致使老爸很难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买那些值钱的好东西。但他痴迷收藏,矢志不渝,退休后,每月都从退休金中挤出一点钱来买老砚台。为了搜购到东西好且价格合适的老砚台,他跑遍周边的旧货市场、乡村集市,不辞辛苦,乐在其中,集存的老砚台近几十方,其中有带铭文的明代文人端砚,有乾隆年间雕刻的古汉瓦砚,有白端石淌水式砚,有磨式砚……在漫长而艰难的收藏过程中,老爸收获了藏砚赏砚带来的愉悦,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房文化博大精深内涵的理解。

    老爸喜欢藏砚,喜欢拿藏砚向藏友说说道道。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虽然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主要是由于砚质地坚实、能传百代的缘故。“武士爱剑,文人爱砚”。砚台历来受文人雅士喜爱,因而也就有了“石虚中”“即墨侯”“铁面尚书”等别号。如今的砚台收藏家与历代文人雅士一样,一旦得到稀世名砚,便视为异宝,爱不释手,甚至到了“日抚珍品度永昼,夜枕佳砚梦魂随”的境地。这样的收藏氛围无疑是老爸喜欢藏砚的又一原因。

    老爸喜欢藏砚,更喜欢研究古砚,尤其喜欢研究古砚的来龙去脉。“一方古砚,两位名臣”是他最爱说道的话题。他曾见藏友家藏有古砚数方,多为精品,其中有一方古砚记载了刘墉和纪晓岚两位名人的一段文人相交的友谊。这方砚为长方形淌水砚,砚长15厘米,宽10.5厘米,厚3厘米。砚石呈紫蓝色,砚池周身有翠绿晕眼数十枚,有的翠点周围还环以暗红环圈。砚池中尤有暗绿条纹如飘带似瀑水,真有变幻云霞之妙境。砚池周边浮雕古朴的卷云纹饰。砚背有刘墉书迹砚铭一则,其文曰:“砚附上,石旧而正润,作手极雅,非琉璃厂中俗工所能,公必鑒赏,面言不尽。晓岚四兄,弟墉拜题。”砚盒为整块紫檀雕刻,盒面有阴刻隶书铭文一则,其文曰:“砚至王岫君,如诗至钟伯敬,虽非古法,要自别趣横生。石庵尚书酷爱之亦欧阳公之偶思螺蛤也。乾隆乙卯十月,重制砚匣因记。晓岚。”其书体古质,似纪晓岚弟子伊秉绶隶法。老爸认为它是老坑端砚妙品,极具收藏价值。

    与砚相伴,这让老爸感触良多。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北宋唐庚在对砚的长久观察和深入思索后,发现了人生的真谛:“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夭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乎?其为用也,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吾于是得养生焉。”砚虽然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但砚边的诗意还频频招引老爸回眸,老爸在藏砚赏砚中找到晚趣。

    (编辑 王 幸)

    (投稿邮箱:wx0208@126.com), 百拇医药(陆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