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抗癌防癌
编号:12999769
抱团抗癌 提高生存率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2017年第4期
     乳腺癌患者的“朋友圈”——江苏省肿瘤医院乳腺癌关爱之家成立5周年了。不少人回望过去难熬时刻,都觉得有人在心理上“拉一把”,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乳腺癌并不可怕,經过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后,生存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病人比比皆是。但是大量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堪忧。医院组织关爱之家这样的交流沟通平台,不可或缺。

    ◎ 术后照镜子情绪崩溃

    42岁的李红,是“关爱之家”的一名乳腺癌患者。2010年,她被确诊为乳腺导管癌,手术切除了左侧乳房。术后进行了化疗。在医院无论是手术前、手术后还是化疗,李红看起来都不错,谈笑风生,也没有奇怪的表现。拆线后,李红出院,护士对她说可以洗澡了,李红一听情绪更加好。但是当天晚上,面对镜子看着左侧胸口时,她的情绪一下就崩溃了。第二天就到脑科医院去进行抗抑郁治疗。之后加入了关爱之家,在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癌友的鼓励下,李红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 乳腺癌对心理打击大

    多年经验发现,80%的乳腺癌术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严重的发展为抑郁症甚至自杀。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乳腺癌本身不可怕,但是对人的心理打击很大。有的患者闷在被窝里,什么人都不理。有的表情冷漠,不搭理人,甚至出院后不久就轻生。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都会很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给对方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剂。有时发现病人情绪不对,都要进行心理疏导。医院成立关爱之家这个平台后,已经陆续有超过千人参加。病友们抱团取暖,要比一个人孤独抗癌,更加温暖有效。

    ◎ 群体抗癌5年生存率71%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在2014~2015年,对17个城市癌症康复组织里1万名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生存质量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康复组织活动的患者,生存质量要远高于自己待在家里的患者。亲戚朋友少、社区团体活动少的乳腺癌患者比保持密切社会联络患者的死亡率高2倍。南京癌友康复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癌症患者5年生存期中,群体抗癌的生存率是71%,明显高于个体抗癌的35%。

    ◎ 年轻患者尽量保乳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正在向精准化发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个体化,患者生存率也在提高,是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可以通过保乳手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年轻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可尽量选择保乳手术,这样不仅保住了一个器官,也可以增加自信,术后更容易回归正常生活。

    ◎ 基因测序将普及

    徐女士确诊乳腺癌后,接受了一次全基因组的测序。通过基因测序,徐女士至少知道了两个事情,第一,她和母亲都有乳腺癌不是偶然的,基因测序发现有突变的地方,提示这个家族要注意防范乳腺癌。第二,基因位点检测有助于指导术后用药,治疗将会更加精准。

    乳腺癌基因检测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筛查、指导个体化治疗、对部分病人进行预后监测。目前,肿瘤治疗仍然有20%左右的病人效果不理想,基因测序结合大数据分析,将有助于制订比较精准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http://www.100md.com(唐金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肿瘤 > 抗癌防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