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01943
生死随想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2012年第4期
     生与死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也是每个生命无法抗拒的规律。可是,为什么人们对婴孩的出生充满喜悦,而面对死亡,却总是悲天嚎地、情之凄凄?死亡是一种宁静,但有几个人能从容直面人生的尾声?

    生命中的意外,时时处处可现,每个人都不会预知命运的下一步安排。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在野外穿越时出了意外,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我心里突然闪过一念:在所有外力无法控制、无法帮助后,那就顺应天命吧!如果朋友真的宿归于他深深热爱的野外,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上天仁慈!第二天终于接到朋友平安归来的电话。我笑言昨日对他生死预测的念头,开玩笑说,不是咒他死,让他不要生气。朋友却说:“你这话让我感动,还真对我胃口。我当时也有过这个念头,死得其所是一幸事嘛,呵呵!”是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把握自己能把握的,接受自己所不能掌控的,这样的人生尾处,定会如深潭般宁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命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态度”,因为生命只有过程的不同,结局都一样。所以,在这个短促的过程中,我们能尽量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将自身潜力充分发掘释放,这就是生命个体的价值。关于生死,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身后之事办得再隆重也只是做给活人看的。我希望生命能多点历练,多点积淀,走到终结时恰如厚厚的一本书被安安静静地合上,留给后人无限回味,那才是精彩的篇章!

    《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在晚年时,选择了将一生的积蓄用来云游四海,死时还调侃地说:“后悔没将钱用光。”我想,她的曲终之时不是惨惨切切,而是从从容容。, 百拇医药(周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