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091272
伯牛患恶疾,麻风绝尘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祝您健康》 2005年第12期
     《论语·雍也》记云:“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即冉耕,是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学生,很有美德,不幸得了恶疾。孔子去探望他时,他怕把病传染给老师,不愿让老师进屋,孔子只好隔着窗子握着他的手,同他谈话,无限惋惜地说:“难活了,这是命呀!这样好的人竟得这样的病!”慨叹不已。

    伯牛所患的这种恶疾,古代称之为“疠”、“疠疡”,或“大风”、“癞病”,相当于今日所谓之“麻风病”。身患这种病,是非常痛苦的。《黄帝内经》云:“疠者,营气热时,其气不精,故使其鼻柱(梁)坏而色(容颜)败也,皮肤伤溃。”《素问·长刺节论》亦云:“病大风,骨节重,眉须堕(脱落)。”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秦简中,还有一段这样的记述:有人怀疑自己得了麻风病,去找医生看,经过询问和检查,医生说:病人眉毛脱落,鼻梁骨塌陷,并有感觉迟钝的现象,刺激鼻腔也不打喷嚏,四肢发生溃疡,手上无汗毛,说话声音嘶哑,是患了麻风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麻风病临床表现的描述。

    过去,对麻风病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只有隔离,有的病人就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搭棚,独居世外,了此一生。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的苦闷、痛楚是可想而知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