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2年第9期
编号:11852851
兴趣和信心才是最好的老师
http://www.100md.com 2002年9月1日 《祝您健康》 2002年第9期
     我曾给一个初二的学生做家教。该生其他各科成绩在班上均在中上水平,惟英语成绩最差,因而他父母寄希望于我。谁知在我第二次去辅导他时,他竟没有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反而告诉我:“老师,我天生就不是学英语的料。”

    刚接手时,我曾有信心通过我的辅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但在几次接触后我发现,我的希望可能落空,因为该生英语成绩差的根本原因不是学习方法,而是他的不良心态:他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

    进一步的接触后我才了解到,他的父母认为英语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要求他要像对待语文、数学一样学好英语。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从一开始,他的英语成绩就不及语文数学。为此他不知挨过父母多少责怪,他也曾暗下决心要把英语成绩搞上去,但就是收效甚微,后来还越来越差。为此,我与他父母深谈了一次。

    原来,问题就出在父母对他的评价上。父母对他的要求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以致他虽经努力却仍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经常“失败”。逐渐地。父母由期望变成失望,认为孩子不是“学英语的料”,并常以此来评价和责怪孩子。这也就等于在无形中给孩子贴上了“你学英语不行”的标签。在教育心理学上,这种标签的暗示作用可以影响人的“个体意识的自我认同”。因为在过多的失败体验和经常性被贬低、斥责中,孩子就会产生“我确实学英语不行”的自我感受,从而既对自己缺乏信心,也不去寻求获取成功的努力,结果是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针对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调整了自己的辅导计划,并与学生一起制订了他的分步目标,让他在目标的实现中,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发现自己同样可以学好英语,重树学习的信心。结果在一学期结束后,该生的英语成绩得到明显提高。

    实际上我们自己也都体会到,我们在学习中同样有过偏科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普遍原因,并不是因你有这方面的天赋,而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使你的才能得到“显山露水”,获得了别人的肯定,享受到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了兴趣和信心。同样的原因,因为自己偶然的失误而遭遇失败后,会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成绩也总会拉下一节。所以,当孩子出现偏科现象时,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不行,或给他施加过大的压力,使他形成“从失败走向失败”的恶性循环,而要在详细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后,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帮孩子制订出“登山式”的分步奋斗目标,从而让孩子在目标的实现中成绩节节走高,信心越来越足,兴趣也越来越浓。要知道,兴趣和信心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

    (编辑 樊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