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2年第3期
编号:11853191
心理“癌症”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1日 《祝您健康》 2002年第3期
     从小处看,冲动往往使我们功败垂成,或使经营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或使即将到手的成功付之东流。

    从大处看,因冲动酿成大祸的事情屡见不鲜。玉鸣是个出名的老实人,可因犯法被判刑15年。案件过程并不复杂:因整个夏季未降一场透雨,村里几十户共用的水井几近干涸,仅有的一点水不够全村使用。本应协商解决水的分配问题,不想一位姓罗的恶霸独占了那口水井,恶霸及其亲戚10多人日夜轮流守护那口水井,不准任何人接近。玉鸣眼见乡亲们每天要到15里之外去挑水,翻山越岭水挑到家只剩下一半,家无青壮劳力的人家非常艰难,他终于决定要管一管这件事。他带领几个胆子大些的村民,走近水井。对那个姓罗的恶霸说,这个水井是村子的公物,井水理应由村民分享,如今老弱病残无法到15里地之外去挑水,总得给他们一条生路吧。姓罗的恶霸坚决不肯让步,并以恶言出之。一位村妇趁他俩口角之时,打了一挑水,刚要往回走,被那恶霸看见了,上去掀翻她的水桶,揪着她的头发,并使劲踢她的下身,玉鸣见状怒火中烧,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举起了手中的锄头,砸向了恶霸的后脑勺……
, 百拇医药
    恶霸固然死有应得,玉鸣也不得不为一时的冲动度过15年铁窗生活。由于一时冲动,维护正义的见义勇为突然转化为犯罪。对于冲动,可以做如下形象的比喻:冲动是心理癌症,难以控制。冲动往往是一个恶性情绪迅速增长蔓延的过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可以集聚很大的能量,在能量集聚过程中,本人很容易处于意识麻痹的状态,意识不到恶性情绪随时具有爆发的危险,更意识不到一旦爆发会有多么严重的危害性,而时间又不允许本人冷静地思考与分析。最可怕的是,在冲动的整个过程中,身体的多种功能几乎在同时都被超负荷地调动起来了: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微循环紊乱、有害物质分泌等,这一切改变是在大脑皮质极度亢奋状态下完成的,是非理智的,完全是一种畸形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过程。

    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冲动型犯罪所占比例很高。换言之,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并没有长时间的犯罪计划与预谋,甚至没有很明确的犯罪动机,他们的犯罪活动往往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完成之后才清醒过来,然而已经后悔莫及。

    冲动是一种一时性心理变态,将冲动比喻成心理癌症,仅仅指在冲动过程的那一瞬间,酷似癌变。恢复常态之后,心理也随之变正常了。因此,易冲动的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 百拇医药
    如果我们能够把易冲动的畸形性格与行为方式视为“毒品”,坚决远离它,就能够改掉它。冲动过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快”字,克服它当然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强调一个“慢”字。欲速则不达,为人处世更是急不得,遇到看不惯的事、有损于自身利益的事时,不要急于做出反应,先慢下来了解情况,待真正了解了事情的全貌再定夺行止。

    慢,不仅指思维、判断与做事的速度,更要涉及心胸。心胸不宽阔想慢也慢不下来。心胸狭窄就容易火急攻心,引发祸患。现实生活中的诸如“火”、“急”等字是很难与“慢”字联系在一起的。对此古人早有察觉:“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心胸是心理的居所,人皆喜欢居住宽敞、高大的房子,心理何尝不是如此。心理的房子过于狭窄,就容易憋出毛病来。特别要注意“虚”字,任何一个空间,虚则空旷,实则拥塞。心理要适当的虚,把没有意义的事及时从心理空间中清除出去,让心胸宽阔起来。我们平时常说人应该虚心,有人以为虚心就是谦虚,其实虚心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把不必要的东西清理出去。

    当然,冲动属于一种心理“顽疾”,且与遗传基因、性格类型、人生履历、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有一定关联,改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彻底制服了这个顽疾,林则徐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林则徐是个极易冲动的人。他为了克服这个顽疾,将“制怒”二字高悬堂上,每次要发火时,都是见字而止,几乎形成条件反射,他受益于这个条幅不浅。遗传基因等是完全不能改变的,但性格类型可以改变。何况人还有一个法宝——意志力。制定了防止冲动的纪律,又怕自己违反纪律,就靠意志力了。靠意志力防止冲动,这是心理的最后一道堤防,切莫让冲动的洪水冲毁这道堤防!

    (编辑 汤知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