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2年第1期
编号:11853293
幼儿“挂水”巧呵护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日 《祝您健康》 2002年第1期
     两岁的小虹长得很可爱,可就是体质较差,经常生病,需到医院“挂水”。每次“挂水”时,小虹手抓脚踢,又哭又闹,弄得爸爸双眉紧锁,妈妈两眼含泪,束手无策。

    俗话所说“挂水”,医学上叫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挂水”,可以提供营养,供给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快有毒物质排泄,使药物迅速进入病人体内,达到治病目的。但是由于进针及“挂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微痛和不适,缺乏自制力的小儿几乎无一例外地拒绝,不肯配合。因此,如何呵护“挂水”的患儿,确实是年轻父母时常遇到的生活难题。

    首先,做好“挂水”前的准备。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语言鼓励他坚强勇敢,不要害怕,并给以表扬或奖赏;低龄幼儿,可以让他观看其他安静挂水的孩子,消除其恐惧心理。如果病情许可,可让孩子在“挂水”前吃些东西。吃奶的婴幼儿以半饱为宜,以防静脉穿刺哭闹时吐奶。大孩子可以吃饱,并嘱其排空大小便,以减少“挂水”时大范围活动致使针头移动或脱落。如孩子睡着,静脉穿刺前最好轻轻唤醒,以免突然疼痛刺激引起惊恐。
, 百拇医药
    其次,静脉穿刺时,家长应配合护士操作。3岁以下婴幼儿,大都选择头皮静脉穿刺。此处穿刺后针头便于固定,不易脱出,不影响活动。4岁以上的孩子,头皮静脉大都不太清楚,一般从手、足背部静脉进针。

    穿刺前,可用清洁毛巾、温水,为患儿洗净前额(或手、脚等其他部位)。天气寒冷时,还应用热水袋或温热毛巾焐一焐,使血管扩张。穿刺时,协助护士固定身体及注射部位,如捧住头部或抓住肢体上、下关节或其他部位,防止孩子乱动以致穿刺失败。护士暴露选定血管部位消毒后,注意不要随便触碰,以免污染。通常取足低头高体位,以利输液顺利。

    第三,输液开始后,家长应看护好幼儿,观察滴速。滴速是由医务人员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来调节的,通常3岁以下婴幼儿每分钟15~20滴,3~6岁孩子每分钟滴30滴左右。家长不可任意加快或减慢。如有疑问,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输液中如喂奶、进水,应将患儿上身抬高,以防异物呛人气管导致窒息;患儿排便时,应提高吊瓶,以防静脉回流,阻塞针头。
, 百拇医药
    输液不滴时,立即报告医生护士。这时,可看输液针头上方管内有无回血。若有,可能是输液胶管被压或扭曲,应解除被压或扭曲;如果滴速减慢,可抬高输液瓶,或松开调速夹子。如仍不滴,或穿刺部位肿胀,多因针头滑出血管,须重新穿刺。这些均须由护士处理,不宜自行其事。

    当输液瓶内液体即将滴完,还剩约20毫升时,可通知护士更换或拔针,此时不宜自己动手,以免发生差错。

    第四,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果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怕冷、寒战,面色苍白,体温高达39~40℃,应考虑输液反应,应速请医务人员调慢滴速,再做进一步处理。做好患儿生活护理,出汗较多的应及时擦拭,换上干净衣服并注意保暖。适量饮水。冬天室温较低,为减少寒冷液体刺激,可用热水袋(注意温度不宜过高,60~70℃即可)置于穿刺部位的上端,或置于胶管下面加温。在输液完毕拔针后,无论穿刺处皮下有无血,都切忌用手去揉按。如有少量出血,以无菌消毒棉球按压几分钟,即可止住。

    (编辑 樊 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