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01年第11期
编号:11853387
体罚不可取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日 《祝您健康》 2001年第11期
     中国曾有句俗话说:“不打不成器。”至今仍有不少父母信奉这种理论,所以就有了考试不及格怕回家的顽皮小子,就有了犯了小错见到父母也哆嗦的小女子。打,有时确实是父母管教孩子的有力武器,但不知家长们想过没有,经常打孩子会给孩子的心灵及其他方面造成什么影响呢?

    美国的研究人员指出,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一个研究小组于1986年开始对9000多名当时年龄为1岁的婴幼儿进行了调查,他们分别在当年和1990年对这些婴幼儿进行了两次认知能力的测验,得到了上述结论,并且孩子挨打或接受其他形武的体罚的次数越多,他们在测验中的得分就越低。在美国打孩子也是违法的,相信在知道了这个结论后,会有更多的美国父母将不会再打他们的孩子了。

    日本父母的权威思想特别严重,这是由于日本存在比较严重的封建传统,父亲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亲至上,父亲的话无论好坏都要听,在这种极不人道的教育方式下,父亲动辄训斥甚至动手打孩子,会使孩子成天战战兢兢,惴惴不安,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智力发育也受到影响,而且容易变得在父亲面前总是退避三合,不说真话,经常撒谎,但在家外常常爱打架斗殴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胆小怯懦。由于这些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日本人的心理状态总给人不够稳定或不够健全的感觉。近年来,日本正对这种“父亲至上”的教育方式进行严厉的批评,许多日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温和了。

    我们有些人小时也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现在出人头地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就误认为这是过去父亲严厉教育的结果,所以有些人呈一时之勇,继续将这套“棍棒教育”继承下去。其实不然,要把孩子管好一些是不错,但不能影响到孩子正常人格的形成,否则就是学到了真本领好技术,人格的不健全也会使孩子将来在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何况过于严厉的教育下,孩子会觉得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爱的享受,发展下去会变得孤僻离群,自卑感重,日后往往会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易受挫,使人生不顺畅。

    经常打孩子还会造成孩子身体的损伤,过重的体罚会形成重创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到时后悔都来不及,这也是有过先例的。父母们,孩子是会被打笨的,偶尔为之未免不可,经常为之者则需忍气和培养耐心,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如说服教育、分散其注意力、投其所好等,以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 樊 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