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9年第2期
编号:11854917
孩子高热,要不要再去医院?
http://www.100md.com 1999年2月1日 《祝您健康》 1999年第2期
     王敏3岁的儿子佳佳,感冒发热已经两天了。服了退烧药,体温就很快下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但是,几个小时后体温又会上升。孩子体温降不到正常标准,当妈妈的总是放心不下。两天时间,王敏已经抱着佳佳跑了三趟医院。刚才用体温表量过,看到佳佳又发烧了,体温39℃,王敏守着孩子和旁边一大堆药,心想:还要不要再去一趟医院呢?

    王敏碰到的难题,许多年轻父母都遇到过或可能遇到,这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实际的问题,不妨简单谈谈。

    发热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都有发生、发展、好转、痊愈的过程,吃几片药,打一次针,很短时间就退热,痊愈的可能性很小。从儿科门诊的统计数字看,引起小儿发热疾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尤其在感冒流行季节,发热患儿明显增多。一般来说,流行性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少则3~5天,多则需7~10天,才能热退病除。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容易发热,服药退烧后体温又易迅速回升。这是病情的特殊表现,并不说明疾病凶险。此外,发热是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保护性反应。发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血液中免疫细胞增多,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有益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因而不必过于害怕发热。
, http://www.100md.com
    不过,不少严重传染病,早期表现与普通感冒相似,如果延误治疗,可影响孩子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家有儿童的家长,掌握一些辨病知识,有助于作出决定,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

    如孩子体温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如同平常,说明病情不重,可以在家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应赶快去医院。

    如孩子虽然发热,但面色如常或潮红,可以暂时不去医院。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说明病情严重,应速送医院。

    孩子发热时,应注意察看皮肤有无出疹。皮疹多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若皮肤发紫、变凉,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要立即去医院。

    此外,要注意孩子发热的伴随症状。如伴有剧烈、喷射性呕吐,多说明颅内病变;伴有腹痛,拒绝按揉,提示急腹症;伴有脓血便,提示菌痢等。均应去医院诊治。
, 百拇医药
    如果孩子仅有高热,没有各种严重伴随症状,医生诊断明确,尽管退热缓慢,或者时有反复,就不必过于担心。因此,我们可以建议王敏,不必再带佳佳去医院,可留在家里耐心观察,按医嘱治疗,细心护理,并采取如下措施,帮助退烧:

    一是为孩子提供舒适、湿润、安静的生活环境。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适当降低孩子所处环境的温度。夏天可开电风扇,不过要注意不要对着孩子直接吹,或将发高热孩子置于空调房间。要说服或设法哄孩子卧床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减轻因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而造成的心脏负担。

    二是适当减少衣着或盖被,解开衣服通风散热;孩子发热时,万勿因为害怕受凉,或为“捂汗”而盖厚被子、穿戴很多,捂得严严实实;也不要将发热的婴幼儿紧紧抱在大人怀中,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甚至会诱发高热惊厥。

    三是适当多给孩子饮水。对发热孩子来说,“水”就是“好药”。发热出汗多,尿量减少,会影响体内毒素排出,勤喂水进行补充大有好处。水里兑些鲜水果汁,可提供维生素C。饮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唇滋润为度。发热后孩子食欲减退,可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在孩子体温不高,或吃药退热的时候进食,但不要吃得太饱;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导致反复感染和营养不良;同时保持大便通畅。
, 百拇医药
    四是根据体温,按照医嘱或经医生指导,采取降温措施。38.5℃以下的体温不必服退热药。只有体温超过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热措施。药物降温,是通过出汗。将体内多余热量带出体外以达到降温的作用。应注意药物用量准确,使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药间隔要适当,根据不同药物的半衰期而定,以免过量服用引起蓄积中毒。许多退热剂,比如百服宁、一滴清和泰诺等,成分基本相同,不可重复使用。注射退热针,作用虽比口服药物快,但维持时间较短,即退热快,短时间内可再次发热。发热时如体温慢慢下降至正常,感觉较为舒适。如果体温骤然下降,并不舒服,甚至可造成虚脱。如口服退热药物降温效果不理想,不妨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是,用冷毛巾敷头部,或枕冷水袋(冰袋),或用50%酒精或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不仅安全舒适,而且消耗体液少,不至因大汗淋漓造成虚脱。

    (编辑 杨小石), 百拇医药(张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