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8年第9期
编号:11855112
对付哮喘,预防措施先行
http://www.100md.com 1998年9月1日 《祝您健康》 1998年第9期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呈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近年来,随着污染源的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气候、环境、生活条件和职业因素等不同,各地人群发病率不尽一致,有的高达5.29%。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患者在12岁以前发病。在哮喘患儿中,约有70%起病于3岁前,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给家长造成了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成年或中年时期发病的患者,约20%有家族史。

    本病的病因复杂,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当然,也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的激发。临床上将哮喘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和混合性3型。外源性哮喘的激发因素有:空气传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埃、动物毛屑、各种曲霉菌、鸟类羽毛等);经口摄入的过敏原(如鱼、虾、卵蛋白、牛奶、酒、麦类及某些药物等);注入人体的过敏原(如血清、疫苗等);直接接触的过敏原(如油漆、染料等)。职业性哮喘属外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的激发因素有: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引起的呼吸道反复感染;情绪波动、紧张不安;气候因素(如气温、湿度的变化,气压的高低)。此外,剧烈运动、月经均可导致哮喘发作。混合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介于前两型之间。哮喘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常随气候变化而复发,经过适当的治疗或季候转换而好转。它有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特点,严重者可发展成肺气肿,最后导致肺心病。但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特别是疾病的初起阶段,有一定的缓解期。抓紧这一时机,采取预防措施,对防止哮喘的发作、减轻病情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去除激发因素。改善体质,调整内因,脱离过敏原,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职业性哮喘更为重要。哮喘患者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吸入有害气体,尽量不吃鱼类、虾、卵蛋白等食物,以减少哮喘发作。在冬季及气候多变时应加强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呼吸道病毒与细菌感染。有感染灶者应及时去除病灶,如摘除扁桃体、鼻息肉,拔除龋齿等。在缓解期内,患者应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医疗体操、呼吸训练、散步、太极拳及气功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要避免剧烈、持久的运动,如剧烈奔跑可使儿童或青年患者哮喘发作。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不用激发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心得安等。

    2,脱敏治疗。对已经吸入过敏原的患者,要做抗原脱敏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用花粉、屋尘或螨等过敏原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脱敏治疗。剂量、浓度可逐渐递增。一般在好发季节前3个月开始脱敏治疗,连续治疗15周为1疗程。每年可根据好发季节的多少接受1—2个疗程。
, 百拇医药
    3,免疫增强剂(哮喘菌苗)。可预防或减轻哮喘发作。常用三联(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奈瑟球菌)或五联(增加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在发病前3个月应用,通常2个月后方见效。

    4,酮替芬。对外源性哮喘效果较好,在发病季节前2周开始服用,每日2次,每次1—2毫克,口服6周。

    5,色甘酸二钠。主要用于外源性哮喘,对内源性哮喘患者也有效。对运动、劳累引起的发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发病季节前开始使用,2—4周见效。每次吸人20毫克,每日3—4次,由特制的粉末吸入器吸入呼吸道。

    6,气雾剂。依赖糖皮质激素者可用二丙酸地塞米松气雾剂吸入。成人每次吸人100微克,一日3—4次。通常在用药后2—3天见效,5—10天才发挥最大作用。吸入疗法可避免大剂量全身给药而产生的副作用。

    7,低压舱。采用此法预防支气管哮喘,不必打针、吃药。只须将病人安排在低气压环境中,每天2小时,10天为1疗程。经治疗后,大多数外源性哮喘患者发作次数减少或消失。

    (编辑 沈志), http://www.100md.com(夏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