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5年第1期
编号:11857140
母乳喂养宜忌一席谈
http://www.100md.com 1995年1月1日 《祝您健康》 1995年第1期
     母乳,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天然食品。母乳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营养,而且使婴儿增加了免疫力、智力……

    促成母乳喂养法

    母乳喂养尽管有其他食品难以取代的优点。但不少婴儿得不到母乳的恩赐。目前,国际上已将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作为世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得不到母乳喂养婴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认为喂养母乳耽误工作,其他喂养也能使婴儿吃得白白胖胖,甚至误认为喂奶会影响母体健康。

    当生下婴儿的时候,应提高其父母的认识。鼓励母乳喂养。还需配合一些切实有效的具体方法。

    初产之后,鼓励产妇让婴儿早吸吮,生后半小时即可哺乳,每次可持续半小时,即使没有乳汁也应进行。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应注重夜间喂养。因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产后宜母婴同室,这不仅可增进感情,也会因婴儿的哭闹而促进乳汁分泌。每次喂养应尽可能将乳房排空,如此可刺激乳腺更多地分泌乳汁。当乳汁少量缺乏时,不宜喂养母乳代用品,以免导致婴儿吸乳不主动、消化不良。更不宜减少哺乳次数。乳汁缺乏较多时应积极治疗,中西药均有可靠效果。

    乳汁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饮食一些稀汁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有一定作用。哺乳期间忌食生冷。同时。母亲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忧思恼怒,还要有胜任哺乳婴儿的信心和热情,因情绪不良可导致泌乳减少。

    何种情况属不宜

    母乳虽好,也有不适宜的时候。故不可勉强为之。婴儿方面,部分疾病患者不能进食母乳,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苯丙酮尿症:该病系婴儿肝内先天缺乏苯丙酸羟化酶,造成苯丙酸代谢异常。母乳中含有苯丙氨酸,喂养后可引起婴儿神经系统损害。该病儿只能进食含量很低的苯丙氨酸代乳品。

    半乳糖血症:此病婴儿缺少半乳糖-磷酸尿昔转化酶,进食含乳糖的母乳,可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引起婴儿神经系统病变而发生智力低下、白内障、黄疽、低血糖等病,应以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母乳、牛乳均与该病婴儿无缘。

    砜糖浆脲症:婴儿缺乏支酮酸脱羧酶,进食母乳极易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该类婴儿只能选用分支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合成氨基酸食物,进食母乳也只能占很少的比例。

    母体的部分疾病,也不宜喂养其乳汁,因为部分疾病强行喂养会给母体和婴儿造成危害。

    如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哺乳会造成病情恶化。严重的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均为不宜。

    哺乳期有病毒等感染者,为了婴儿的安全也不宜喂养母乳。如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期、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阳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结核菌感染、梅毒血清阳性等,均不宜喂养母乳,以免将这些病毒细菌传播给婴儿。

    哪些疾病仍可哺乳

    喂食母乳,并非所有的疾病均不宜,有些婴儿和母体即使患病,有时也是可以哺乳的。只是应注意有关事项而已。

    婴儿唇腭裂常给喂养母乳带来不便,此种情况可将乳汁挤入小杯,用汤匙、注射器等喂食。若舌系带过短、过紧,可让大夫剪开系带后喂养。腹泻引起婴儿轻度脱水时,母亲可间断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鹅口疮用制霉菌素有可靠的疗效。治愈后不影响母乳喂养。婴儿若出现母乳性黄疸,只要是病理性的,胆红毒<34μmol/L,仍可母乳喂养。一般2个月后自行消失,对婴儿发育无不良影响。一般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也不影响哺乳,不可停止喂奶。以防回乳。

    母体的部分疾病不影响喂养婴儿。部分乳房疾病,如乳头平坦、内陷,应先挤奶,使乳晕变软,再伸展乳头周围皮肤及牵拉乳头。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正常。乳头皲裂应纠正婴儿哺乳姿势。严重皲裂可用复方安息香酸酊涂搽患处,影响喂奶时可挤出奶汁喂养。轻度的乳腺炎不影响哺乳,因为炎症是在乳房结缔组织,而不是乳腺管,乳汁不会带菌。

    除此之外,轻度的糖尿病可行母乳喂养,因哺乳本身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即便是母亲在服药期间对婴儿也无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母亲轻病是不影响喂养婴儿的。但在用有损婴儿的药品时应少喂或尽可能不喂。激素类、部分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磺(石安)类等)、锂盐、阿斯匹林、溴隐亭、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等,对婴儿均有一定影响,应避免服用。, http://www.100md.com(王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