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92年第1期
编号:11858448
建筑与疾病
http://www.100md.com 1992年1月1日 《祝您健康》 1992年第1期
     封闭式建筑引起的疾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业迅猛发展。美观豪华、新颖奇异的空调系统和玻璃幕墙结合的封闭式建筑风靡世界,美化了城市的景观,增添了新型城市的生命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弊端。据美国某办公大楼职员的健康统计资料表明:大楼使用不久,人的眼睛、肠胃、皮肤、呼吸系统等病痛不断发生:咽喉疼痛、火眼、皮肤发痒、头晕眼花,人体自身失去平衡。70年代末,美国某些团体和组织,对纽约市区的9个封闭式建筑内的638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经统计,75%的人反映室内闷热,流动空气太少;65%的人反映空气干燥,气味不好,连续工作一周以上普遍出现病症;50%的人出现头痛、疲劳、嗜睡、鼻炎、眼睛不适。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全封闭建筑,而建筑性疾病也相应出现。深圳某电子公司职员普遍反映,工作时头痛、身乏。个别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但回家以后,这些症状就消失。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封闭性建筑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情形。

    全封闭建筑隔绝了人与自然空气的直接接触,通风不足;人较长时间地在污浊的空气中工作,就容易患病。70年代后,能源紧张,价格上涨,而全封闭式建筑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空气,提高能源效益。然而,要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技术上既不可行,经济上也难以承受,这就大大增加了人接触甲醛、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机会。另外,全封闭型建筑采用自然光线较少,一般使用模拟日光型灯和荧光灯。它们均是发射紫外线灯,当其加速光化学氧化以后,产生室内的化学烟雾,致使眼病和呼吸系统炎症大量增加。

    病建筑综合症

    建筑物像人一样也要患“病”。据有关的资料表明.现代建筑中有2~3%的建筑物内有石棉和氡,10%左右的建筑物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感染。这些有病的建筑物常常会将自身的“病”传染给使用者。1976年美国费城饭店发生“军团病”,182人被感染,其中29人死亡。经专家调查、分析和研究,传染病来自饭店顶层的制冷水塔。因其水不流动,病菌得以大量繁殖,致使疾病大量流行,而且,机械通风系统对传播急性细菌推波助澜,结果造成了这场灾难。

    “病建筑”的病原体还可来自室外的建筑材料,如天花板顶、地毯、混凝土表面、暖通管道、下水道和储水塔等。如有一栋综合办公楼发生过4次流感病,50%以上的工作人员患病,奇怪的是每次仅持续4~5天。后经检查发现,病原体来自一个7000加仑的储水塔.时近周末.水塔停用,水不流动,给细菌繁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尤其是国庆节、春节等较长的法定假日尤为突出。

    病建筑的启示

    “建筑疾病”大多是由于设计不周,建筑材料选择不当和管理不善引起的。如追求实墙面,造成几个房间只有进出的门,无采光通气的窗;全封闭的屋为了强调“对比”,几层的通天玻璃没有一层开窗;地下汽车库忽略了汽车发动燃烧废气的收集处理,废气顺着楼梯和电梯井上升,致使楼上的办公室等房间受到污染。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和发展了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有关部门在使用前应了解这些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是对人的危害性质,恰如其分地予以选择。

    油漆在国外很少用于室内罩面,但我国一些地方的工程却在大面积地使用,尤其是旅馆建筑和家庭住宅的墙裙和地面用得特别多。上水.下水和暖气、通风设计更不能忽略“建筑疾病”。我国单元式住宅,目前的排水坡度较缓,地漏位置不当,结果形成了很多“潮湿环境”,若是通风处理失调,更有助于细菌的繁殖。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管理中,要减少由于建筑引起的疾病,为人们的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是建筑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住户们必须注意的问题。, 百拇医药(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