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7年第4期
编号:11859974
一起药物事故的联想
http://www.100md.com 1987年4月1日 《祝您健康》 1987年第4期
     最近,一位朋友悲痛地向我诉说了一起误服农药造成中毒死亡的事故:他母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常常离不开止咳糖浆之类的药物。这天正巧赶上气管炎发作,便仍跟往常一样,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瓶“止峻糖浆”就喝。虽然觉得味道有些异常,但瓶笺完好,再说“良药苦口”乃古人所训,所以还是勉强喝了几口。吃完不久,病人诉说心里难受。=小时后,突然发现病人已面色青紫,神志不清,虽立即送医院抢救,终因失去时机而不幸死亡。事后发现,原来这位朋友的父亲利用这个空瓶装上了有机磷农药。因其位置未变,瓶笺依旧,以致酿成了一起致死悲剧。

    日常生活中,家庭用药常因为药物保管不严、药名相似、用法不当等原因,很容易造成中毒事故。那位朋友家的不幸,就是因为药物保管不当而引起的。

    家庭用药要注意将药品存放在同定位置。不得经常移动。应将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别存放;无关物品,特别是如农药等危险药物,不应与之混放,同时也不应利用空药瓶装外用药及农药等。有儿童的家庭,存放药物还需防止小孩乱拿乱吃。尤其是口服避孕药,乙胺嘧啶,伯喹、氯丙嗪等常用药物,都其有甜味或包有糖衣,很容易被小孩误服。本人曾见到两名误服咳必精中毒的儿童,就是因大人将药片随手放在沙发上,两名儿童拿到后比赛吃药,造成了误服中毒。另外,保管中还要注意药品有效期和药品质量问题。许多药物都有失效期,如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乳酶生,多酶片等保存不当很容易造成过期失效,轻则浪费药物,重则误用后引起不应有的副作用。还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酵母片、异烟肼,鱼肝油丸、氨茶硷片等,易受光线、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而降低疗效,增加毒性。所以不宜保存时间太长,且应用时加以检查,如外观变化明显则不宜再用。
, 百拇医药
    家庭用药还应注意药物名称相似的问题。目前常用药物近千种,药名却十分繁杂。许多药名之间只有一字之差,甚至还有个别同名异药,使用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张冠李戴,甚至导致悲剧发生。这种情况有时甚至在医院也有发生。例如,某厂医务室医生曾误将10%氯化钾注射液当作10%氯化钙注射液给病人作直接静脉注射。结果,医生手里注射器尚未拨出,病人就因心跳骤停而死亡。原来,氯化钙是专供静脉注射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而氯化钾则只能稀释后静脉滴注。如果以氯化钾作直接静脉注射则可引起病人立即死亡。所以虽然药名只有一字之差,但逮一字之差往往生死攸关。常见药名只有一字之差的药物还有:消炎痛与消心痛、地巴唑与他巴唑、利血平与乖玎血生,昔鲁卡因与普鲁卡因胺、烟酸与叶酸、谷氨酸与胱氨酸、肌醇与肌苷等几十种。这些药物在名称、规格、外观等方面大都相似,但在药理作用上却截然不同,使用中应十分警惕,以防止互相代用或误用。

    药物用法不当的问题生活中更是常见。我院曾收治过一名两岁儿童,就是因家长对pp粉(高锰酸钾粉)的用法不清楚,以浓pp水强行从小儿口腔灌入,致使小儿口腔与食道粘膜发生严重损伤。此外,急病乱投药电是一大弊病。有的人一旦患病,总是急于多用药、用好药,喜欢采用“双保险”等堆积疗法。有的甚至在住院治疗时还背着医务人员“开小灶”,私自乱服药。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和药物配伍禁忌,而且还可能发生过敏、交叉感染、肝肾损害、蓄积中毒等药源性疾病。同时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也是十分有害的。如一癫痫病人,唯恐癫痫再次发作,自己一次服用了治疗剂量两三倍的苯妥因钠,造成了严重的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抢救才脱险。

    综上所述,家庭用药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在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上加以重视,就一定能杜绝各种用药事故的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