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3年第5期
编号:11861192
肌肉萎缩运动处方的制定
http://www.100md.com 1983年5月1日 《祝您健康》 1983年第5期
     自《祝您健康》刊登“防治肌肉萎缩的体育疗法”一文后,本人陆续收到来自四面八方近百封读者来信。

    现对必须进行体疗的肌肉萎缩患者,在治疗中如何进行定期自我检查肌力、肢围以评定疗效,如何制定运动处方问题介绍如下:

    一、如何拴查肌力:一般肌力测定可分为0~5度的六级记分制:(括弧内百分数示保存的肌力)

    0度(0%)完全瘫痪,1度(10%)

    肌肉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2度(25%)

    肢体可在床面作主动运动,但不能作克服地心引力的动作。

    3度(50%)

    能克服地心引力作主动运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

    4度(75%)

    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但比正常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5度(100%)正常肌力。

    二、如何测量肢固:为尽量减少误差,体疗前后多次检在应取肢体的同一高度测量,如上肢可选上臂肱二头肌肌腹处,即于屈肘位肌肉紧张收缩时肌腹隆起最显处进行测量,然后皮尺不移动在同一处测量肌肉放松时的国度,记录时以肌紧张围度/放松围度登记之。前臂取肘下最粗处测量。大腿围以髋骨上界为准,可取髌上5厘米、10厘米或20厘米处测量均可,小腿围取最粗处测量。所有肢围均应同时测定左右肢体,便于比较患侧肢体肌肉萎缩程度。要求体疗前测定一次,以后每治疗一个月后复查一次。

    三、如何制定运动处方:根据治疗前后多次复查肌力和肢围增长情况,综合病情、自我感觉、肌力与肢围情况,决定运动量大小、增减运动量及运动时问,此称运动处方。例如;肌力仅0~1度时可作按摩加被动运动,每次时间为每个肢体约15~20分钟。2~3度时除按摩和助力运动外可加肌肉静止性运动,下肢还可加静止半蹲等动作,每次时间约20~30分钟。当肌力达8~4度时,则可采用各种器械活动和肌肉动力性练习及累逃抗阻法练习,使肌肉尽快恢复正常,每次锻炼时间30~60分钟。以上各种练习初起每日1~2次,锻炼适应后无任何疲劳不适感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和次数。防治肌肉萎缩的具体体疗方法清参照本刊1982年第4期(7~8月号)。

    来信中有不少患者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重症肌无力或侧束硬化症等肌肉疾病,此类疾患系神经肌肉疾病,至今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与遗传有关,体疗作用不大,有时甚至会增加体质消耗,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故不宜采用体疗,应进行有关专科诊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