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2年第3期
编号:11861635
你应该理解幼儿的绘画
http://www.100md.com 1982年3月1日 《祝您健康》 1982年第3期
     婴、幼儿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总的特点是稚拙。但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时期又各具特色。

    涂鸦期,又叫乱画期(约2岁左右):这时,只是画着不规则到略有规则的线条。这些线条只是手运动的痕迹,没有意图。

    象征期,又叫命名期(约2~8岁):这时的画出现了意图。他任意画了一条线,联想到绳子,就说画的是绳子。后来,常常是先说画一只鸭子,然后画上一条曲线,就象征着是鸭子的“形象”了。

    略图期,也叫图式期(约3~6、7岁):这时期的特点是以不完整的画面形象表现脑子里不完整的形象(表象)。

    人物画,最早是只有头、脚的“头足人”。不少人物不是少了腿就是掉了耳朵;有时又将手指等画得多出来。总之,幼儿给形象制造的“零件”常常是大小、长短、多寡不一的。人物正面居多,姿态多呈“个”、“大”字形,形象刻板,脸部多数没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在画房子时,由于缺乏空间观念,有时将房屋的两面山墙都画了出来;或把屋子里的家具、电灯也透过墙壁画了出来;或者在画桌子时,把四条腿都平摊了画出来;或者把躺下睡觉画成站着睡觉。物与物互不重叠,没有透视关系。

    倾向写实期,也叫部分写实期(约6岁以后):到了大班,上述一些现象有所改变,甚至在小部分幼儿中还出现了写实的倾向,如初步地表现了透视,表现了人的不同职业,不同发式,在人物动态和表情上也丰富了。色彩上,对熟悉的东西讲究写实,例如绿叶红花,黑眼珠,红嘴唇等,同时喜欢丰富多采。如果画三个小朋友站在一起,不只让小朋友们的上衣、裤子颜色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