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2年第2期
编号:11861684
在墨绿的土地上耕耘
http://www.100md.com 1982年2月1日 《祝您健康》 1982年第2期
     银白色的小球,流星般地飞旋着,在南斯拉夫诺雏萨德伏伊伏丁那体育馆比赛大厅里飞旋着……最后一颗球终于坠落地面。立刻,全场轰起了一片欢呼声浪:中国!中国!鲜花、话筒、闪光灯、录音机一齐包围了这个在一九八一年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战中,为祖国重新夺回冠军的斯韦思林杯,独得关键二分的江苏青年,从此,他——蔡振华的名字便沿着北纬四十五度线传遍了全球。

    属牛的孩子

    无锡市花园弄小学操场边,两个十二、三岁的学生正在一张灰色的水泥球台上挥拍激战,台桌一圈都给大个儿围成了一堵严严实实的墙。突然,从“墙缝”里钻出一只小脑袋。他是谁呢?是好奇的二年级小调皮蔡振华。他那一双充满稚气的眼睛象小球似的随着乒乓球的飞舞来回摆动着。这元宵似的小球对他那样富有吸引力,球打掉在地上了,他连忙拾起来抓在手中硬缠着大同学,非给他打一盘不可,这场好不容易央求来的“抄豆子”,自然以小蔡的失败而结束,他在哄笑声中被剃了一个“光头”,但是,从此他与乒乓球的不解之缘却结上了。谁也没有料到,一学期后,这个不显眼的“小不点儿”居然打败了学校里的许多大同学,成为学校乒坛的一霸。

    这株小苗苗被有心的肖老师看在眼里了。

    这天,肖老师带着振华去市少年体校看乒乓比赛。小振华看呆了,瞧!那些小队员,球削得又平又稳,象是湖面吹过的一阵清风;攻球多快多猛,如夏日的一串迅雷……小蔡终于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一只羽毛未丰的雏鸟,不练硬翅膀,怎么能搏击蓝天?!于是,他把学校的水泥台板当作登攀高峰的第一层台阶。在肖老师悉心的指导下,他刻苦地训练起来。就说练发球吧,肖老师摘下帽子,放在球台的任意位置,振华每次发球必须准确无误地落在帽子里。就为练这一招,手腕酸胀得连筷子都握不紧。有一天,妈妈睡前发现振华的鞋里有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