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1980年第1期
编号:11861988
冠心病和饮食
http://www.100md.com 1980年1月1日 《祝您健康》 1980年第1期
     在现代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都很高。如芬兰人、美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与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相等。1968年,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因冠心病死亡者占一半以上。

    有人曾于1965年比较美国、芬兰、荷兰、日本、南斯拉夫、希腊等国35~64岁年龄组冠心病的死亡率。结果发现每10万人中死于冠心病的人数是。芬兰占第一位,男544人,女109人;其次是美国,男461人,女136人;最低的是日本(男79人,女46人)和希腊(男78、女30)。芬兰与美国的居民,习惯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为主食来源,牛排、奶油、黄油等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是主要的食谱。日本经济也很发达,但日本民族喜食鱼类、豆类和素食,主食是谷物类,动物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比芬兰、美国要低得多。

    我国的情况,据今年刚发表的1973~1975年的调查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疾病中仅次于呼吸系统病,占第二位。冠心病死亡人数,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尤以城市明显。

    我国古代医书早就有“心痹”的记载与描述,它和心绞痛的概念很相似。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来的贵族女尸,经用近代医学方法研究后证明,她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患的是冠心病。她的“左冠状动脉一部分管腔几乎完全阻塞,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她是死于冠心病发作的。很有趣的事实是这位妇女矮而肥胖。她在生前爱吃的荤食品就有鸡,狗、牛、猪、羊、兔、獾、鸟、鹿、鱼、蛋等二十余种。

    历史资料与近代研究都说明,冠心病发病率同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

    粥祥硬化斑块的清道夫

    人类吃进的大量动物脂肪,经胃肠道消化 、吸收入血,就变成了血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β-脂蛋白,它们统称为血中脂质。吃进过多的淀粉和糖还会转化成脂质。如果血中脂质过多,就会沉积到动脉血管壁里,导致动脉硬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