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309924
2010至2017年间4760株常见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及其耐药性动态变迁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日 《右江医学》 2018年第2期
     非发酵菌是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氧化酶阳性或阴性、无芽孢的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上常见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主要分离自患者创口、血液、痰液等标本。亚胺培南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临床可用来治疗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对于多重耐药或产生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细菌有着良好的疗效[1]。近几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出现越来越多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革兰阴性细菌。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导致控制患者感染的难度加大。而且在同一病区有可能因为院内感染控制不到位而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流行。除此之外,美国研究人员[2]报道部分细菌可以通过质粒传播等机制引起其共生细菌耐药,进而导致新的耐药细菌的出现。因此,对这些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有助于帮助临床控制院内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及预防出现新的耐药变异菌株。

    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2017年从临床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来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后共计4760株。

    1.2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使用英国OXOID的亚胺培南纸片和英国OXOID的MuellerHinton(MH)琼脂对检出菌株进行同步耐药性检测。

    1.3质控菌株采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

    1.4统计学分析药敏结果判定参考CLSI 2017 版药敏折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