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211215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右江医学 2017年第6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免疫调节;抗炎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6.029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累积在细胞内,胞内浓度可达到血浆浓度100倍以上,阿奇霉素比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胞内的累积程度更明显[1],故在非典型性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临床治疗中有着确切疗效。随着对该类药物研究的深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其耐药机制不断得到阐明,另外也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及抗炎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活性比其抗菌活性更受人关注和得到广泛的认识[2]。对宿主免疫的调节是多途径的,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现就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1大环内酯类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部分呼吸道疾病中,不管是否存在感染,炎症反应是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免疫损伤和功能失调,在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外抗菌作用,同时可增强宿主机体免疫功能;在治疗一些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时表现出免疫抑制,而起到抗炎作用[3]。临床试验表明,长期小剂量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对于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包括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和肺囊性纤维化(CF)等]有确切的疗效,可防止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病人从治疗中受益,该类抗菌药物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炎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较其抗菌作用发挥更大作用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