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222354
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右江医学》 2012年第2期
     【关键词】锁骨;骨折;保守治疗;内固定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2-0265-04中图分类号:R 683.4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2.058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为上肢骨与躯干骨连接的唯一骨性结构,呈“S”形管状骨,其纵轴几何形状从外侧的扁平渐变成中段圆柱形,向近端延伸为三棱形,全长有很多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当受外力(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时容易发生骨折[1]。根据受伤机制和骨折特点,依Allman和Neer分型,可将锁骨骨折分为:Ⅰ型骨折(锁骨中1/3骨折),Ⅱ型骨折(锁骨外1/3骨折)和Ⅲ型骨折(锁骨内1/3骨折)。每种类型还可以分为无移位(a)和移位(b)2个亚型,锁骨中段还有粉碎性(c)亚型。1998年Robinson[2]根据骨折部位分为锁骨干骨折、锁骨内端骨折和锁骨外端骨折3型。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0%[3]。早在5000年前的古希腊及古埃及就有关于锁骨骨折的文献记载,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在治疗该疾病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但至今对其治疗方法仍存在着争议。现就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保守治疗

    传统保守治疗有“8”字绷带固定、“工”字型夹板固定、石膏背心固定,临床上有学者研究出双腰带固定、双圈法固定;青枝骨折及无移位骨折可直接固定,有移位骨折先行手法复位,再行固定。其中“8”字绷带固定应用最广泛,吕志华等[4]报道用“8”字绷带固定法治疗485例锁骨骨折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