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医学》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8128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日 赵 宏 马志俊 王玉华 张东军 王锁荣
第1页

    参见附件(20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A)测定HFRS患者病程各期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 HFRS患者外周血IL2、IFNγ、IL10均见升高(P<0.05或<0.01),以低血压少尿期最为明显,IFNγ增幅最大, IL4在轻症组低血压少尿期和重症组发热期稍低于正常水平(P<0.05),其他各期均在正常范围。低血压少尿期IFNγ、IL10水平轻症组高于重症组,病程前三期Th1/Th2比值均显著增高,以低血压少尿期增高最为明显。结论 Th1/Th2平衡偏移引起免疫网络紊乱,免疫平衡偏向Th1类,细胞因子在HFRSV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Th1/Th2;细胞因子

    目前已知汉坦病毒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要的始动因素, 汉坦病毒一方面可直接致病[1],另一方面可感染多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并诱生各类细胞因子、体液因子,参与机体抗感染性免疫及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2,3]。本文对HFRS患者血清中IL2、IFNγ、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细胞因子在HFRS疾病进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003年10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HFRS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7~62岁,平均入院病日为4.0±1.4天。皆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且经特异性抗体(IgM)检查而确诊。按1997年卫生部颁布的HFRS诊治标准分型,轻型3例,中型8例,重型5例,危重型4例。将轻型与中型合并为轻症组,重型与危重型合并为重症组。因低血压期持续短暂,且常与少尿期重叠,故将此两期合并统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平衡盐和胶体液为主的对症治疗,而未用干扰素和免疫制剂。对照组20例,男 8例,女12例,年龄21~48岁,为查体合格的自愿献血者。

    2.标本收集 分别按病期抽取各组和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3 ml,及时分离血清,置于-80℃保存待测。

    3.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A)测定各细胞因子的含量。IL2、IFNγ、IL4、IL10检测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病程各期血清IL2、IFNγ、IL10均见升高,以低血压少尿期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0.01,以IFNγ增幅最大,其次为IL10、IL2,低血压少尿期IFNγ、IL10水平轻症组高于重症组,P<0.05;IL4在轻症组低血压少尿期和重症组发热期稍低于正常水平,P<0.05,其他各期均在正常范围;由于IFNγ增幅大于IL10,而IL4不见增高反而减低,故病程前三期IFNγ/IL4、IFNγ/IL10、IL2/IL4、IL2/IL10比值均显著增高,以低血压少尿期增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0.01,轻症组略高于重症组。见表1。

    表1 HFRS患者各期细胞因子水平(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轻症组比较,△P<0.05

    讨论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效应和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分子,是免疫网络平衡的重要介质。本文结果显示HFRS病程中血清IL2、IFNγ、IL10均显著升高,而IL4大多在正常低界,说明本病出现了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Th细胞主要分为两类:Th1和Th2,Th1限制B细胞功能,主要分泌IL2、IFNγ、TNF、IL12等,介导细胞免疫;Th2参与B细胞成熟,主要产生分泌IL4、IL5、IL6、IL10、IL13 等,介导体液免疫[4]。两者相互制约维持机体T细胞网络平衡。本次检测发现,在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中,Th1类升高更明显,例如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IFNγ较正常人平均值升高20余倍,病程前三期血清Th1/Th2比值均显著增高,表明HFRS患者的Th1/Th2平衡偏移向Th1优势应答,以细胞免疫为主。Th1类的免疫应答引起IFNγ、IL2等细胞因子的明显升高, 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作用,发挥抗病毒作用,病程前三期轻症组IFNγ水平较重症组高,Th1/Th2比值增高显著,且病情恢复也比较顺利,可能是IFNγ发挥了良好的抗病毒保护作用;在抗病毒同时Th1优势应答又可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溶细胞活性,增加黏附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促进炎症细胞的游走、渗出和活化。提示炎性细胞因子过量分泌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本病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以及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的严重出血和坏死等病理损伤。Peters等[5]报道,IFNγ和TNFα是本病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主要因素,VanEpps等[6]也认为,HFRSV感染后机体内特异性CTL可能与病理损伤有关,故此认为Th1类为优势的免疫应答可能参与了HFRSV感染后的抗病毒和免疫病理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见在IFNγ升高的同时IL10也见升高,较正常值升高3~4倍,且轻症组略高于重症组;IL10可增强CTL和B细胞的分化,提高抗体的产生能力;同时也能对Th1类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起负调节作用,由此推断这可能是机体为维持T细胞网络平衡而作出的反应,促进抗病毒抗体产生,抑制Th1应答,纠正Th1/Th2平衡,以免因炎性细胞因子过量分泌而导致组织不可逆性损伤。

    人体有促炎系统和抗炎系统[7],以上细胞因子的变化,加上发热、血象等改变,完全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8],这是HFRSV侵犯免疫活性细胞、血管内皮及其他组织细胞导致Th1/Th2失平衡引起免疫网络紊乱的结果,说明细胞因子在HFRSV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非HFRS所特有,但在动态了解HFRS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制定HFRS治疗策略及疗效判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翠云,孙志坚,黄湘虎,等.汉滩病毒感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实验研究[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111-113.

    [2]Linderholm M,Ahlm C,Settergren B,et al.Elevated plasma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alpha,soluble TNF receptors,interleukine(IL-6),and IL-10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J].J Infect Dis,1996,73:38-43.

    [3]江振友,史毓杰,刘小澄,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5,21:374-376.

    [4]秦卫兵.Th1和Th2细胞在体内的分化[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25:42-46.

    [5]Peters CJ,Simpson GL,Levy H.Spectrum of hantavirus infection: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and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J].Ann Rev Med,1999,50:531-545.

    [6]Van-Epps HL,Schmaljohn CS,Ennis FA,et al.Human memory cytotoxic T-lymphocyte(CTL) responses to Hantaan virus infection:identification of virus specific and cross reactive CD8+CTL epitopes on nucleocapsid protein[J].J Virology,1999,73:5301-5308.

    [7]Pinsky MR.Dys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in severs sepsis[J].Am J Med Sci,2004,328:220-229.

    [8]Takala A,Lahdevirta J,Jansson SE,et al.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correlates with hypotension and thrombocytopenia but not with renal injury[J].J Infect Dis,2000,181:1964-1970.

    (编辑:潘明志)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 21230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