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20年第5期
编号:13427930
黑色1894,人类瘟疫史上的噩梦(上)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百科知识》 2020年第5期
    

    伴随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与西方殖民活动的频仍,洲际间的人员与商贸往来日趋频繁。国际传染病作为人类交往活动的附着品,冲破地域藩篱,横跨大洋两岸,开始波及全球,显现出全球化传播的趋势。鼠疫作为人类文明的噩梦,在19世纪末掀起了第三次流行狂潮。正是缘于这次大流行,中国近代国境卫生检疫事业在与疫魔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

    近代海关检疫事业的兴起

    14世纪在欧洲肆虐的黑死病,促使各国关注国境卫生检疫事业,重点是口岸卫生检疫。1383年,在法国最大的海港城市马赛建立了海港检疫站。随后,那不勒斯、热那亚、威尼斯等欧洲重要港口,都对港口疫病防治予以立法,防治举措包括通风、熏蒸、曝晒、消毒、焚烧、管制水源等,颇具现代检疫雏形。1385年,威尼斯增设了特殊卫生官员,专司检疫之职。缘于此,检疫作为口岸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欧洲各国被广泛普及和推广。检疫的种类,也由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卫生检疫,延展至动植物病蟲害的动植物检疫,以及商品和食品检疫。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的口岸卫生检疫,最早缘于市舶司制度,但未形成常例。近代以来,随着国门洞开,外国侨民在通商口岸享有经商、居住、传教等诸多权益,为保障本国侨民的人身健康安全,英、法等国领事仿行欧洲惯例,向清政府提出在口岸实施检疫。囿于治外法权被列强所褫夺,清政府以不熟谙国际法检疫章程为由,惟恐因检疫问题与外侨发生直接摩擦,遂将检疫权交付由英国人控制的海关具体执行,并听命外国领事和海关医务处外籍医官处置。

    1862年,江海关税务司拟定了检疫章程,经各国外交使团商定同意,呈请清政府照准。检疫章程实施后,江海关出资延聘西医,署理上海口岸检疫事务。1863年,江海关税务司修订了检疫章程,并刊布细则,规定海关行使检疫权时,应当与驻沪领事团协商行事。与此同时,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开始在上海筹办海关医务所,负责口岸检疫,这是中国最早的检疫机构。当时,海关医务所配备有16名外籍海关医务官以及1名中国籍海关医务官。海关医务所的建立,为推动上海及中国口岸检疫与防疫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快,各主要海关均在口岸建立类似机构。1870年,海关医务所采纳嘉米森建议,扩大口岸检疫范围,规定:限定期限内,报告口岸船只的疫病及海员健康状况;搜集口岸流行病的传播情况,分析病种及病源;研究口岸常见疾病的成因、类型,以及疾病与季节、气候间的关系;向税务司报告疫病死亡率等。
, 百拇医药
    江海关大钟楼

    1860年,清政府在英法联军的威逼下签署《北京条约》,准许华工出国务工。此后,大批华工前往南洋、澳大利亚、美洲等地谋生,人员的跨国性流动给传染病的国际化流行创造了便利。1873年,东南亚的暹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等地发生了严重的霍乱疫情,不少华工为躲避瘟疫之灾,纷纷提前回国,顿时给口岸的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为防控疫情传入国内,上海道台颁布《海港检疫条例》,提出了8项具体检疫措施,对往来上海口岸的船舶进行严格检查,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港检疫法规。但囿于当时的关权被列强所褫夺,以致检疫权亦被列强所操控,在当时的华人看来“以西法治中人,残酷异常,多至殒命”。凡检疫事项,均听命于西医,中医无从过问。

    1874年,江海关在《海港检疫条例》的基础上,刊发了《上海口各国洋船从有传染病症海口来沪章程》。章程相较于条例,将口岸检疫的卡口前移至吴淞口,试图从源头掌握疫情。章程规定,凡外国船只驶入吴淞口时,即安排管理灯塔和潮势之人赴船查问是否来自疫区。倘若查实,则命令该船悬挂黄色旗号由吴淞口入沪。此时,沿途的河泊所见挂黄旗船只,则引导其在黄浦江特定码头停泊,并委派水上巡捕严加看守,同时通知海关医务处验视。章程还规定,何处为疫区,由江海关监督及各国领事官会商决定。疫区船只需停泊或隔离多长时间,由海关医务处和该船属国领事商酌办理。可见,检疫权完全由海关及各国领事全权署理,清政府无权置喙。
, 百拇医药
    尽管中国的近代检疫制度已初步建立,但囿于检疫权被列强褫夺,游离于清政府管控之外,且检疫所需的专门医院、研究所等基本设施尚缺,以致口岸防疫工作未形成群防群治的合力。在面对大规模、突发性国际传染病时,这一脆弱体系的弊病很快就暴露无疑。1894年东亚腺鼠疫的大流行,就直观展现出这一窘况。

    1894年东亚腺鼠疫的疫源

    按照今天的医学常识,人们已知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中世纪的欧洲称之为“黑死病”。近代以后,日本医学家称之为“百斯篤”。中国人依据日语发音,称为“配斯忒”或“百斯笃”。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极高,主要以老鼠、豚鼠、鼹鼠、旱獭等野生啮齿类动物为传染源,并通过跳蚤、虱子等传播介质传染给人,极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鼠疫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据学者考证,1894年在东亚流行的鼠疫,属于典型的腺鼠疫。有关1894年东亚腺鼠疫的疫源,学界已有讨论,多数认为这场瘟疫肇起于云南边境。1772年至1855年间,云南就有87个县报告有鼠疫。1855年,鼠疫在云南省内急遽扩散,并延展至周边省份,死亡人数高达73.3万人。粤海关法籍雇员何协于1871年至1873年间,多次深入云南省内,从当地人口中获知一种名为“痒子病”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症状与鼠疫极为相似。这种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患病者数日内必丧命,很快整个村庄的村民都会染此病死亡。不仅在云南境内,临近的寮国(今老挝)、贡榜(今缅甸)等亦发生有疫情。, 百拇医药(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