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64967
人造气管移植与诺贝尔奖评委辞职真相(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百科知识2016年第7期
     难以认清的人造器官移植难题

    尽管是医学权威,但伦达尔和哈姆斯滕都可能没有意识到人造器官移植出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如第三方独立调查小组所认为的那样,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领导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马基亚里尼移植人造器官问题的严重程度。

    该领域的专家分析,要成功制造出人造器官并移植,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干细胞要怎样才能按比例生成人造器官的各种细胞成分。即便这些细胞成分都产生了,如何才能让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并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另外,人体的组织器官都受神经支配,人造器官即便研制成功,在移植进患者体内后,如何与原有的支配器官的神经吻合并接受体内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等,都需要完美解决。

    当然,移植后的人造器官是否会受到机体免疫系统的排异更是需要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即便当初如马基亚里尼所指出的那样,刚开始移植进患者体内的人造器官由于是患者本人干细胞生长在支架表面上,不会受到受者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但时间一长,人造器官表面的干细胞不再维持功能或衰退死亡后,就有可能露出支架,结果也可能造成机体免疫系统对人造器官的排异,酿成事故。

    也许,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了马基亚里尼对8名患者移植人造气管后有6人死亡。当然,问题的关键是,马基亚里尼并没有如实在研究论文和报告中反映这些问题,反而一再称其手术是成功的。

    虽然哈姆斯滕于1978年获得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82~1986年接受心脏病专科培训和内科医生培训,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13年被任命为卡罗林斯卡医学副院长,但对于前沿学科人造器官的研发和移植的了解也是隔行如隔山。而且,在人们反映马基亚里尼的人造器官有种种问题并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后,哈姆斯滕还认为马基亚里尼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外部委托调查发现马基亚里尼确实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情况下,哈姆斯滕竟然宣布排除对马基亚里尼的学术不端指控,继续聘用马基亚里尼。

    作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的伦达尔对马基亚里尼学术不端行为涉入不是太深。伦达尔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育遗传学家,他只是在2010年参与招聘马基亚里尼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客座教授。但是,出于对诺贝尔奖公正和纯洁性的尊重,伦达尔辞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的职务。而且,伦达尔还会参与对马基亚里尼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入调查。2015年正是伦达尔宣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受马基亚里尼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伦达尔担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仅有一年的时间,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短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长。

    历史的教训

    为避免在马基亚里尼学术不端行为中陷得更深和维护诺贝尔奖的声誉,两名诺贝尔奖评委双双在同一个月先后辞职,这其中还有更深的历史原因。

    1995年8月,瑞典的《每日新闻》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叙述了198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贿赂买走的内情。意大利的生物学家里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而与另一名美国科学家史坦尼·科恩共同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神经生长和演变的规律,对理解调节细胞和器官生长的机制十分重要。

    蒙塔尔奇尼在实验中证明,移植到小鸡胚胎中的小鼠肿瘤组织即使不直接与胚胎发生神经组织接触也能诱发神经生长,这是肿瘤组织中的神经生长因子在起作用。此后科恩又纯化了神经生长因子,证明它是一种蛋白质并确定了它的氨基酸序列。然后科恩还在使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小鼠唾液腺的天然提取物时发现了小鼠的另一种生长因子,后来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后来的研究还发现,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细胞、角膜、免疫系统、肝脏、血细胞、甲状腺、卵巢及垂体腺的增生。由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认为这两种生长因子在临床上大有用途,并且已经被证明能促进动物伤口愈合,而且重组的表皮生长因子也已经用于人的临床试验。神经生长因子也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有效。研究这两种生长因子的功能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发育缺陷、老年性痴呆、伤口愈合、肌肉萎缩及某些肿瘤。基于这些成就,198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他们两人。

    然而有人指出蒙塔尔奇尼的获奖是贿赂的结果,其实她的研究并非那么重要。这个指控事出有因。

    1995年意大利司法部着手调查被指控的前健康和卫生部部长波乔利尼,指控说这名卫生部部长在任职期间利用职权从意大利医药品厂家收取了大量贿赂。波乔利尼于1994年被捕,他任意大利卫生部部长长达20年。在审讯中波乔利尼除了供认他的受贿行为外,还牵扯出了另一桩事情,这就是对诺贝尔奖委员会行贿。他交待称,为了让蒙塔尔奇尼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意大利的一个药厂曾向诺贝尔奖基金会赠送了高达14亿里拉的巨款。这家药厂就是蒙塔尔奇尼所服务过的菲迪亚公司下属的一家药厂,而实际上行贿也是菲迪亚公司所为。

    行贿计划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菲迪亚公司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蒙塔尔奇尼能获奖,那么今后该公司的所有医药产品都将会产生巨额效应。从这个大局出发,菲迪亚公司开始了一系列秘密交易。公司先是拉拢瑞典的有关教授,特别是评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的评委。起先该公司是请这些评委们免费旅游,送给他们个人不少好处。此外该公司还授予这些评委一些只拿钱不干活的顾问头衔。慢慢地有一些评委被收买了。他们不仅表示支持菲迪亚公司,而且许诺提名蒙塔尔奇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不了了之的行贿指控

    另一方面,菲迪亚公司感到光拉拢诺贝尔奖评委还不太保险,因此又把行贿的目标瞄向以前的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他们的提名也举足轻重。该公司请这些获奖者参加学术会议,这些会议都围绕蒙塔尔奇尼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来进行。通过这样的多次活动,渐渐取得一些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好感,此后菲迪亚公司又暗示他们提名蒙塔尔奇尼获奖。当这一招又显效后,菲迪亚公司又对蒙塔尔奇尼进行包装。本来蒙塔尔奇尼已经退休,该公司又请她回到公司任职,出资让她进行研究,并多次举办有关蒙塔尔奇尼研究成果的研讨会,让她在国际上获得足够的名声。通过这样的多方活动,有关蒙塔尔奇尼获奖的舆论逐渐形成。 (王一凡)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