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20
编号:13713850
泰山神石(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20
     当,祈求可以止风、止煞。

    石敢当信仰习俗的传播

    作为古代灵石信仰的一种表现方式,石敢当信仰在大江南北都非常流行。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石敢当信仰起源于原始的灵石崇拜,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融汇了驱鬼辟邪、祈求吉祥以及风水观念。

    石敢当作为一种民间信仰,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在福建沿海一带流行起来,后来逐步向全国各地扩散,最终发展成为南北方通行的民间信仰。

    宋庆历四年(1044年),福建莆田发现一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的镇宅石,石上刻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福建地区作为石敢当信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至今仍十分盛行石敢当信仰。惠安有石敢当石碑8座:清海巷两座,白蛇巷两座,学口埔、观音楼、联珠巷、花山巷各一座。其中,清海巷、白蛇巷、学口埔的石敢当顶端雕有石狮子,额上刻着“王”字,口中衔着一把横着的剑。口中衔剑的石狮子与官府门前成双成对的石狮子不同,是石敢当的一种演化形式。狮子是兽中之王,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因此成为禁压不祥的象征。
, 百拇医药
    与福建相邻的两广地区也盛行石敢当信仰。在两广的许多农村,常见墙壁上赫然刻着一块石片,上写“石敢当”;生活在两广的客家人,往往要在“石敢当”前面加上“泰山”二字,即“泰山石敢当”。

    两湖地区历史上因重祭祀而被称为“淫祀”之地,也多有石敢当信仰流行。在汉川农村,家家户户靠左边的山墙上都砌着一块石头,上写“泰山石敢当”5个大字。传说当年李时珍四处给穷人诊病,有一天来到汉川,有病的人家纷纷找他看病,惹恼了村里专靠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马脚。为了赶走李时珍,一天晚上,马脚装神弄鬼自称“大仙”,说是“奉玉帝旨命捉拿妖医李时珍”。李时珍正在灯下看书,听了马脚的嚎叫,不慌不忙地端起油灯想看个究竟,正好桌上有块发亮的石头把灯光反过去,刺得马脚睁不开眼睛。李时珍灵机一动,借石发话:“看是你‘大仙’狠,还是我这石头狠!”说完举起桌子上的石头。马脚见状,还以为李时珍要用“宝石”来打他,吓得转身就跑。其实,那块石头只是泰山上一块普通的小条石。当地老百姓听说石头能吓跑马脚,就认为泰山石能避邪,纷纷四处寻找,得到泰山石又害怕丢失,于是将石头砌在墙上,意思是说“泰山神石在此,鬼怪绕行”。
, 百拇医药
    山东地区的石敢当信仰非常普遍。清朝初年,王渔洋在《夫于亭杂录》中记录了山东老家的石敢当信仰:“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除了医病之外,山东人认为如果家宅直冲通道或者面对庙宇、林岗,则此宅犯忌,须在宅子外面安放泰山石敢当,以此来禁压不祥。

    在街衢要道或者是面向丁字街的宅院墙根竖立石敢当的习俗在老北京也十分流行。北京复兴门东南方向、现中央音乐学院后墙外面、对着笔管胡同的南口形成了一个“丁”字路口,这里竖立着一座一米多高的泰山石敢当碑碣。另外,在东四三条的墙上也有一个石雕的泰山石敢当。从材质上看,除了石刻的石敢当之外,在灯草胡同的一个影壁中,还镶嵌着一个琉璃的泰山石敢当。无论是石刻还是琉璃,石敢当都发挥着驱邪求吉的信仰功能。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邵凤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