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20
编号:13713852
人类发展的“高低杠”(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320
     中国的软肋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傲视群雄,常年雄踞榜单前10名,令不少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但是,《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推出的主题却是“南方国家的崛起”。报告称赞南方国家的崛起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所带来的变化和前景是巨大和飞快的。而作为南方崛起国家代表的中国,在榜单上的成绩却不那么令人满意。20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仅位列第十;2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HDI的评分却远没有经济的进步那样明显。在最新的发展报告中,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为7945美元,人均寿命为73.7岁,人均接受教育期限为7.5年。这3项基本指标的表现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其中的软肋主要体现在健康和教育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实际覆盖更广大的人群,这种不均衡性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特别是各地区之间渐行渐远,对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中国开出了一系列“药方”,包括实施扶贫政策、持续投资卫生和教育领域、应对环境挑战等。它们的确反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赞赏的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和逻辑,即发展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服务于人。

    未来的选择

    人类发展指数(HDI)自问世起的短短20年间就逐渐成为各国衡量自身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背后有一套深刻的理论基础做支撑——人类发展分析路径。该理论的创始人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他将人类发展定义为两个核心主题,即人类能够“过得更好”和“做得更多”,由此引入人类发展分析路径的两个层次即“评估层面”和“机制层面”。HDI排行榜就是评估层面的重要指标,对各国都有重要的政策影响力。与以经济增长是一切目的的论调不同,森的理论将目的和手段进行了重新排序,他强调财富的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全民能力扩展和提升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已。因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情的、短视的、没有基础的和缺乏民主的,有时,它与促进人类发展几乎冲突。在森看来,人类发展路径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对人类发展美好未来的憧憬却如此具有吸引力,让人们不断拷问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当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答案肯定不尽相同,但是国际社会对此还是有一定共识的。人类发展应始终以社会发展为优先选项,不断扩大受教育面,改善健康状况,通过经济增长为人类发展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和支持,不断增强人们的参与权和自主权,以实现民主治理为目的。此外,人类发展还应该兼具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定国内的经济、社会、政治政策和全球政策时,应始终秉持照顾大多数弱势群体的原则,真正实现共同、均衡、可持续的人类发展。

    【责任编辑】林 京, http://www.100md.com(周昀)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