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与美》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465118
夏日感冒不可小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健与美》 2007年第7期
     中医认为,夏日感冒均由风邪引起,治疗应以祛风为主。根据身体相伴的热、寒、湿不同,用药治疗亦有所不同。风热型(以发热、咽痛、口干症状为主)宜辛凉解表,可服桑菊饮,银翘解毒片等;风寒型(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骨关节疼痛症状为主)宜辛温解表,可服荆防败毒饮,葱豉汤、藿香正气水(丸)等;风湿型(以头重如襄、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症状为主)宜祛风除湿,可服防风汤、三痹汤、四正丸等。

    西医认为,夏日感冒为病毒感染所致,故抗病毒治疗必不可少(如使用病毒唑、板蓝根等);对高热者予以退热处理,并多补充含盐及能量的液体;当合并细菌感染时要及时加用抗菌素。

    一是注意饮食。夏日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如常食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既可防暑降温,又能增强免疫功能。二是注意“起居”。睡眠应充足,不熬夜;衣着应随冷热增减;科学使用空调,注意降温和通风互换;不在深堂湿地、通道、风口等处纳凉过久及露宿。三是注意锻炼。体育活动可增强身体的耐热能力,故在夏日里不应间断;锻炼应讲究科学,应选择锻炼的最佳时间和活动项目,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老年朋友以傍晚散步为首选。四是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冒通过接触传染,特别是空调房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夏日感冒虽是小病,但若不认真对待,或合并其他感染时,也可酿成重病、大病,如肺炎、心肌炎等。对于原有慢性病的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使原有的疾病加重。此外,发热也不一定都是感冒,它应与中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胃肠炎、菌痢等夏日常见病相鉴别,不能主观臆断,随便服药。, 百拇医药(剑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