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下半月》 > 201912
编号:13526044
浅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干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12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药物是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类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促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药物;结果;干预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24-01

    引 言

    临床检验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检验结果能够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饮食因素、标本的采集、实验方法等,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药物因素。有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不仅仅是能够治疗患者疾病,同时药物因素还会影响患者的生理、生化等情况,而出现的这些情况通常并不是原发病所造成的,同时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还有一些药物会在检测过程中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造成检测结果失去可靠性,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效果,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对患者的治疗不利。

    1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1.1药物对生理病理产生的影响

    药物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本身就会对生理病理过程产生影响。比如吗啡、可待因等,这些药物会对患者的胆总管造成影响,导致其出现括约肌痉挛症状,导致出现血、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检测结果。药物的这种作用在用药后3-4h达到高峰,在过了24h之后这种作用就会消失不见。如果患者在检测前用过大量维生素C,那么检测结果就会显示为尿中葡萄糖、胆红素、隐血等指标结果呈假阴性。如果患者在应用过维生素A、D之后再接受检测,那么就会造成检测结果中胆固醇检验值不断升高。

    1.2在临床检验程序与方法中药物因素的干扰作用

    在检验程序和方法方面药物因素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类:1)药物所产生的药理学效应,比如:半胱氨酸这种药物会对硝基盐试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中尿中酮体呈现假阳性。吡嗉酰胺与硝基氰化物会产生作用,造成受检者的尿变为红棕色,对尿酮体检测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青霉素类药物会使红细胞非特异性结合IgG与白蛋白。2)药物或者是其代谢物对检测方法的干扰作用。患者在服用苯琥珀后尿液的颜色会呈现为桔红色;而在服用氨苯蝶呤后尿液的颜色会呈现为蓝绿色,这些均会对检查造成不利的影响。患者在服用酚酞药物以后,很少一部分被吸收,而没有被吸收的药物就会随尿液排出,如果在服药后尿液为红色,表明呈碱性。患者在应用利福平后,在肝脏分解成乙酚基代谢物,呈橙红色,患者的尿液、粪便痰液等会变成橙红色。

    1.3药物对特定组织的影响

    一些药物对特定组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会产生特殊的亲和力影响,从而损坏组织。比如:青霉素与红霉素均为弱酸性药物,药物在经过肾脏并排泄的过程中对尿酸分泌部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中尿酸浓度升高。另外,速尿等药物在经过肾脏的时候会残留下钠物质,使得钾物质排出体外,使患者血液中的钾离子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对钠、钾电解质检验结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2 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2.1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对血脂和血糖代谢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血小板呈现骤然下降与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的结果。导致患者血钙水平和血磷水平下降,并且影响患者的血糖,使血糖显著升高,有可能会造成误诊,将患者误诊为糖尿病。

    2.2抗菌类药物

    某些抗生素,例如:碘胺类与青霉素类等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不断升高。患者在应用碘胺药以后,经尿常规检查示混浊,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采取磺基水杨酸法对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进行检测,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会造成受检者的尿蛋白呈假阳性。

    2.3镇痛消炎类药物

    常用的镇痛消炎药物例如可待因、平痛新等会导致总胆管括约肌出现痉挛症状,从而导致血、尿中淀粉酶水平不断升高,一般情况下用药4h左右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

    3 医学检验应对策略

    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药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药物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方面,会造成检测发生偏差。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不利事件,首先是临床相关医护人员必须详细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情况,在为患者进行检测的时候要先综合分析患者的各方面情况。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在为患者实施检测前几天就要给患者停药。在取样的时候要尽量避开血药高峰期,以达到最佳的检测结果。检验人员一定要熟知检验的步骤与相关注意事项,要将药物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对于有药物干扰的检验过程,要不断完善检验方法,多对检验过程进行研究,以便找到最佳的检验方法。对于干扰检验结果的相关药物,检验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医生说明,并建议临床医生停用或者是改用其他的药物;对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患者,检验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建议患者停药后再进行复查。

    4 结语

    多数药物均会给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检验人员在检验取样的时候应尽量避开血药的高峰期,尽量减少药物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对于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使检验结果更加科学、更加准确,这对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娟娟,白明华.临床检验分析前影响检验结果因素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5):639-640.

    [2] 黄颢,杨志娟.浅析临床用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研究进展[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3):44-45.

    [3] 马伟文,严康峰,谢敬文,等.745例患者疑难交叉配血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6):20-21.

    [4] 晏江.刍议临床医学检验中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干预作用[J].医学信息,2016,29(4):218-219.

    [5] 梁丽华.浅谈临床医学检验中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药,2016(11):00200-00200.

    [6] 熊太农,梁智能,逄瑷博.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響分析[J].饮食保健,2017,4(9):232., http://www.100md.com(冷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