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下半月》 > 201912
编号:13526240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日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12
     【摘 要】目的:探讨对反流性咽炎患者拟定中医药方案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5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咽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用药方案;参照组(63例):拟定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展开;实验组(63例):拟定中医药治疗方案展开;就组间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8.41%)高于参照组(82.54%)明显(P<0.05);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副反应发生率(3.17%)低于参照组(19.05%)明显(P<0.05)。结论:反流性咽炎患者于临床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利于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提升,用药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最终促进反流性咽炎患者早期转归。

    【关键词】中医药;反流性咽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58-01

    反流性咽炎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症状同喉炎以及慢性咽炎较为类似。于中医角度分析,喉痹为反流性咽炎疾病的归属范畴,其诱因主要为患者阴阳、气血、经络以及脏腑等呈现出功能失调的现象[1]。拟定有效方案展开反流性咽炎疾病治疗,存在显著意义。本次研究将针对反流性咽炎患者探究拟定中医药方案并应用的可行性,以利于反流性咽炎患者早期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5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咽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用药方案;参照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4岁~61岁,平均年龄为(41.29±5.72)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年~4年,平均病程为(3.25±0.23)年;实验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62岁,平均年龄为(41.33±5.75)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年~5年,平均病程为(3.29±0.27)年;纳入标准:①临床均选择保守方案进行治疗;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类疾病;②病史不详细;观察对比两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收治的反流性咽炎患者经分组并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参照组:拟定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展开:口服频率为1~2次/d,剂量为20~60mg/次,4~8w治疗为1疗程;实验组:拟定中医药治疗方案展开:药物组成主要包括白芷、半夏、瓦楞子、海螵蛸、夏枯草、蒲公英、焦山楂、枳壳以及甘草;如果患者表现出嗳气症状,则添加沉香以及陈皮进行治疗,以获得和胃降逆的效果;如果表现出痰同呕吐食物混合物的现象,则添加代赭石以及旋覆花进行治疗,以获得降逆消痰的效果;如果表现出大便不畅症状,则添加芒硝、大黄、麦冬、玄参以及生地进行治疗,以获得生津润下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的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用药副反应(头痛、惡心呕吐、胀气、腹痛以及便秘)发生率。

    1.4 判断标准

    药物治疗效果:治愈:表现出良好精神状态,体征以及症状均转为正常;表现出良好精神状态,体征以及症状均获得好转;无效:临床表现以及精神状态均未获得改善,甚至表现出严重现象[2]。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两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用药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用药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行X2检验,最终结果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8.41%)高于参照组(82.54%)明显(P<0.05),见表1。

    2.2 用药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副反应发生率(3.17%)低于参照组(19.05%)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于中医角度中,喉痹为反流性咽炎的归属范畴,在治疗期间,拟定中医药方案展开治疗,获得效果确切。处方中半夏可以获得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以及消痞散结的效果;海螵蛸可以获得制酸止痛的效果[3];白芷可以获得消肿以及燥湿止带的效果;蒲公英可以获得消肿散结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瓦楞子可以获得软坚散结、消痰化瘀以及制酸止痛的效果;夏枯草可以获得明目、清肝泻火以及散结消肿的效果;焦山楂可以获得消食健胃以及行气散瘀的效果;枳壳可以获得行滞消胀以及理气宽中的效果;甘草能够对诸药进行调和,最终所有处方联合应用后,可获得降逆化痰以及行气散结的效果。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8.41%)高于参照组(82.54%)明显;实验组反流性咽炎患者副反应发生率(3.17%)低于参照组(19.05%)明显,进一步说明对反流性咽炎患者拟定中医药方案进行治疗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反流性咽炎患者于临床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利于咽炎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提升,用药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最终促进反流性咽炎患者早期转归。

    参考文献

    [1] 谢红卫,张海琼.雷贝拉唑及莫沙必利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反流性咽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1):109-112.

    [2] 湛妙玲.兰索拉唑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反流性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3):354-355.

    [3] 徐丽.埃索美拉唑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3):160-161., http://www.100md.com(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