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647264
敬畏军旗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6期
     我的相册里曾珍藏过一张黑白照片,是一支部队举行授旗仪式的场景。“八一”军旗猎猎飞扬,两名护旗手正面向军旗敬礼。它是老首长刘森送给我的。

    1983年,某青年杂志为著名童话家郑渊洁举办作品研讨会,我作为刚走上创作之路的文学青年也受邀参加了会议。会议驻地是太原最有名的迎泽宾馆。太原之行令我激动,因为我当兵的部队当年从陕西移防就驻在太原,我终于可在离开部队三年后重返军营看望战友了。

    会议结束后,我特意去了部队所在地。走进营区大门时,迎面遇到战友程桂坤。她一把抱住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再晚来一天,就看不到我们穿军装了。”

    那时正逢百万大裁军。基建工程兵被撤销,除部分改为武警外,其余都就地转业了,我们部队也在其中。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跟要转业的所有战友一样难过,好像我的某种精神寄托从此失去了。

    我去各部门看望熟悉的战友,几乎每个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话,“你再晚来一天,就看不到我们穿军装了。”

    我正在营区转来转去时,意外地与当年的师长走个正对面。他后来调到北京,怎么会这么巧也来这里呢?几年不见,首长老了,但依旧身板挺直,说话高声大嗓。他说是代表兵种机关来向地方移交部队的,也住在迎泽宾馆。让我抽空到他房间去一趟。

    两天后的晚上,我去了师长房间。在听我汇报了到地方工作的情况后,他满意地说:“你做得不错,到底是当过兵啊。”

    我告辞时,老首长说:“这一别不知何时还能里都多了平衡,从此以后,祖孙二人把“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句话当做“互慰诀”。

    老张从单位退休后,一家三代人还是住在30年前征地换取的旧楼房里。见单位上的老同事和不少邻里都搬迁进了新房,家人难免会说些抱怨的气话,后悔不该放弃过去单位集资建房的机会,老张也为没有挣钱的本事感到伤心。孙子见爷爷可怜,常安慰他心里想宽些。老张还是给家里人说“咱住不上好房子,旧楼也能凑合着住,还是那句老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才对’。”这话说后,家人的脸也开始阴转睛,他孙子在一边乐得直笑。老张没有想到,常说给孙子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安慰诀,却成功为自己解了围。

    老张与家人合计,买不起新房就装修旧居,儿子、儿媳也参与出谋划策,制订出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装修风格方案。

    经过装修后的房居,别有一番新意,以往的自怜变自慰,都觉得比盲目跟风借债买房要好得多。老张心里舒坦,这装修后的旧房子_点也不逊色,高兴之余忘不了刘禹锡的名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老张的家庭安慰诀 何喜德

    对门老张很爱他上小学的孙子,把孙子的学习常会放在心上。常过问孙子的测试成绩,成绩不理想,心里就不是滋味。孙子会说学习用具差,住的房子也不能和其他同学比。老张心里虽堵也不发火,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嘛!”孙子自尊心强,自然会下力气学习,一步一个台阶的见好,祖孙二人心再见,我也没啥送给你的,就给你一张照片吧。”他从随身的皮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正是我前文提到的那张。他说:“这是咱们一个团当年组建时的授旗仪式,送给你留个纪念。”他戴上老花镜,在照片背后写下一句话:“军旗指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向军旗敬礼!一个老战士——刘森”。写完后,又拿起照片端详一下,认真对我说:“你虽然脱了军装,可永远不要忘记曾经是一名军人,你得给部队争光啊。”

    我当时做了每个军人在此时都会做的事情,站起来向首长行了个军礼。

    师长80岁大寿时,我跟几个战友去看望他。我问他还记不记得20多年前,他曾在太原送给我一张照片。他说当然记得,不但记得照片,还记得他的题字,“军旗指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向军旗敬礼!”

    师长眼睛湿润了,神情一瞬间特别庄重,那是一个老兵对军旗永远的敬畏。 (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