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2654098
事业单位实施社保并非自七月一日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3期
     国务院日前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本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在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同时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因此很多分析人士认为,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已箭在弦上。而认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则是对该条例的误读。

    只是以立法形式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社保的方向

    今年2月2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此后,各省纷纷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或意见。“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两种制度极为类似,又是先后设立,而且城居保制度的参保人数很少,为节省管理成本,有些省份在2011年城居保起步之初直接就将两种保险制度合二为一。”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解释称。全国范围内完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合并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应该不会迟于2015年。

    两项制度合并完成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将仅剩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三大模块。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员齐传钧认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走向合并,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有望启动并轨改革,“大一统”养老保险制度蓝图已经日渐清晰。

    事实上,国务院上月发布、本月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明确,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社保,此举被舆论认为释放出“养老金并轨”启动的信号。

    目前,我国在多地进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进展并不顺利,企业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较大,因此广受诟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下一步的方向是建立公平的规划,遵循市场化原则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年初,国务院印发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提出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了这项改革的时间表。

    《条例》再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社会养老保险这个方向性的问题。“但具体如何落实到位,目前尚属于探索阶段,这为下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改革留下了空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说。事业单位工资将由市场决定

    事业单位养老金可达四五千元,而企业单位养老金只有一两千元。事业单位跟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导致近年来“养老金并轨”呼声一直居高不下。这其实也是源于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差距明显,并一直饱受争议。

    《条例》首次提出,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这项规定也成为当下人们揣测未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涨工资的“依据”。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把《条例》的实施等同于事业单位人员要涨工资,完全是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地说,应该是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各方面工作规范有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工资增长机制的建立与7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事实上,目前事业单位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是改革迈出的一步,更艰难的改革,是在不同地区、行业间以及不同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间,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

    苏海南指出,该条例仅是就法律层面作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法律规范的落实要有个过程,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配置、培训考核等政策得到逐步落实,工资制度等改革才可望看到好的结果。

    吴江就此讲到,工资增长机制出台后,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将不再由机关规定,而是由市场来决定,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调整,物价的变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可能增长,’也可能面临着下调的风险。

    养老金双轨制

    中国现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制度属国家保险模式,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实行统账结合的改革方案后,已经退休的部分职工和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账户上没有积累基金,同样形成空账,这部分资金就构成了转制成本。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将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转轨期,由此带来的转轨成本势必在中短期内给中国养老金账户收支带来不小的压力,直至“老人”和“中入”全部消失(改革前退休的职工为“老人”,在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为“中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老金并轨”怎么并?钱从哪里来?这都有待明确。据测算,按照8%的个人缴费率,如果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2500元,每年空置的个人账户,少缴费用达720亿,相应带来并轨后转制的成本。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表示,养老金制度有三个环节:找钱、管钱、发钱,而这三个环节首先要做到如何找到钱,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然后才是如何确定待遇,如何发放待遇。

    杨燕绥教授说,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国有单位缴费费率为工资总额的20%,民营、个体单位缴费费率均为12%。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缴费费率偏高。资料显示,人社部曾对世界上173个国家社会保险费率进行统计,目前中国单位和个人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费率之和为40%左右,在列出统计数据的国家中居第13位。而中国五项社会保险费率中,主要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单位缴20%,个人缴8%)。而其他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之和在12%左右,在所知各国中居第34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