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1914247
历尽艰辛的红军女战士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0年第11期
     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镇东风村,是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陈凤英的老人,今年93岁,原是位红军女战士,曾演绎一段奇特的人生传奇……

    陈凤英1917年3月17日出生在湖北大悟县吕王徐湾一个农民家庭。她13岁参加革命,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就在区苏维埃政府担任妇女主任工作。至今,她还记得区里一些同事的姓名。

    当时,地处大别山区的大悟县,几乎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在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陈凤英经常和战友们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牺牲的危险时有发生。

    有一次,赤卫队攻打土家湾大财主,财主家护院的有100多条枪,把大院护得牢牢的。赤卫队围攻半个多月,牺牲了十多个人也没有攻下。于是,他们找了一具棺材,里面塞满炸药,假装抬丧出殡,把财主家大门炸开。他们用铁锹在财主家挖出几大罐银元,有的用作赤卫队军费,有的散发给了穷人。

    对已处燎原之势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围剿和血腥镇压。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陈凤英和战士们一起,脚穿茅草鞋,身着灰军装,手握驳壳枪,在大悟、红安、麻城的老君山、七里坪、天台山一带,和敌人作殊死的拼杀。

    1935年10月的一天,在狂风暴雨中,陈凤英和红军特务连被敌人包围了。在激战八九个小时后,陈凤英和30多名红军指战员被迫撤到山上一座破庙里。敌人用炮火把庙炸平了,红军战士在向外突围中,因弹尽粮绝,一半人牺牲了。陈凤英和另两名女战士在内的十几位红军战士,落入敌人魔掌后,被关押在河北宣化军人监狱。

    在监狱里,看管陈凤英的监狱长叫高泽。他看见陈凤英和另一位女红军战士长得漂亮,便私下把她俩押回九江老家,想分别给自己侄子和妻弟做老婆。她俩至死不从,恼羞成怒的高泽打算把她们卖给长江对岸的人贩子。此时,当地一个姓高的恶霸地主又打起陈凤英的主意。

    恶霸地主要娶陈凤英做小老婆,陈凤英坚决不同意,就被关进了一间小柴房里。后来,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陈凤英只身一人深夜逃出虎口,边逃边躲边乞讨,流浪到现在的沙河。为了防备坏人追捕残杀,她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黄青菊改为陈凤英,并且和一个长工结为夫妻,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直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地方政权建设的陈凤英担任了罗塘乡副乡长,她全身心投入土改反霸、抗美援朝、互助合作化运动……

    今年春节,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登门看望她,称赞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老人却说:“是共产党救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大家都要珍惜!”, http://www.100md.com(常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