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指南.医学版》 > 2013年第5期
编号:12820970
半夏在咽喉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健康指南·医学版 2013年第5期
     【摘要】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的块茎,半夏因“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味辛,性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山谷。”《本经》谓半夏主治“喉咽肿痛”,桂枝(日本学者考证即是牡桂)主治“喉痹吐吸”。现代《中药学》将其归于化痰药,言其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呃、消痞散结”等功效。临床中多用于治疗痰湿阻肺之咳嗽、眩晕及消化系统疾病等。虽有经方半夏厚朴汤言明用于治疗梅核气等咽喉疾病,但历来医家们认为半夏性【关键词】半夏咽喉疾病

    一、半夏用于咽喉疾病

    笔者临床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偏于油腻辛热食品,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起居劳逸失常,常聚湿生痰。结于咽喉。痰湿与阴虚相见,养阴益气则碍湿,化痰湿则气液亏损更甚,而使咽喉疾病缠绵反复,难于痊愈。如梅核气多因七情郁结、痰凝气滞、壅积于咽喉之间所致,仲景用理气消痰之半夏厚朴汤治疗,以行气调气之力而收化散痰结之功。如仲景方的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半夏厚朴汤都是以半夏为主药的,以咽喉为主治目标的。《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唐容川曰:此节所言生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