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2期
编号:12007475
消食健脾话山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2期
     山楂始载于《尔雅》,原名机(音qiu)、鼠查,后来又称赤爪实、赤枣子、山里红果等。山楂一名则在元代朱震亨所著《本草衍文补遗》中首次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本草纲目》对山楂有如下记述:“其类有两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机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一种大者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绿,皮涩肉虚为异而。”山楂也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

    山楂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山里红、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前两种是我们常见的,也就是“北山楂”,后者叫“南山楂”,用量很少,主要炒炭药做止血药用。这里主要介绍山里红和山楂。山里红新鲜果实近球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鲜红或紫红色,有光泽,密布灰白色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凹入的果柄痕或尚留果柄。药材均切成片,多皱缩不平。果肉深黄色或淡棕色,内含种子5~6粒。种子略呈橘瓣形,质极坚硬。果肉微清香,味酸微甜。山楂与山里红相似,仅山楂果实较小,基部常带细长果柄。
, http://www.100md.com
    山楂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山西等地,其中以山东青州地区出产的以其切片薄、果肉粉白色、皮红肉厚质量最优。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脾、行气散瘀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肉食积滞,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也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

    山楂入药主要作为消食药,常与麦芽、六神曲同用,合称“三仙”,再加槟榔就是“四仙”,也是处方中常见的消食药组合。这几味药在配方中的作用各有不同,山楂消肉积、麦芽消谷积、神曲消谷麦酒积。这三味药再加入白糖、炼蜜就是一种传统中成药——大山楂丸,具有调和脾胃,消食化滞的功效,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因其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多年来一直都作为家庭的常备中成药。在儿科成药的配方中也常见有山楂的参与,因为儿童时期乳食不知自节,且脾胃又比较娇嫩,常出现伤食、食积,常用中成药如小儿至宝锭、启脾丸、肥儿丸等中都加入了山楂。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结构也随之变化,有些人出现血脂偏高,这时不妨用山楂、决明子等适量平日代茶饮用,可以帮助调节血脂。山楂虽然药性平和,但服用过多对牙齿和脾胃会有一定的刺激。特别是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介绍几种以山楂为原料的传统的京味小吃,均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

    ·金糕

    原料:山楂500克,白糖350克,桂花酱5克,白矾7.5克。

    做法:①用清水将山楂洗净,放入铜锅中,注入清水,上火煮10分钟后,捞出红果擦过细罗,去掉皮和果核,和桂花酱一起放入盆中备用。②将150克清水倒入锅中,加入白糖,上火烧开,熬15分钟即可。同时将白矾放入另一锅中,注入50克清水,上火烧开至白矾溶化。③将熬好的糖水倒入盛有红果的盆中,趁热急速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再倒入化开的白矾水,再搅拌均匀。然后倒入一个7分高的长方形铁模(饭盒也可)中摊平,盖上一张薄油纸凉凉后切成5分见方的块,码在盘中即可食用。

    ·炒红果

    原料:山楂500克去核,冰糖150克。

    做法①把加工好的山楂肉放入锅中,加入等量的水和约三分之一量的冰糖,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继续熬煮,其间不要加水,需不时地用汤勺翻搅以防糊底。②90分钟后将红果熬黄至糊状即可。将做好的炒红果彻底放凉后即可食用。, 百拇医药(李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