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8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80043
《我不是药神》中到底谁做错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大众健康》2018年第9期
     《我不是药神》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更是“道德两难问题”和“内疚”的经典生活例子。

    《我不是药神》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更是“道德两难问题”和“内疚”的经典生活例子。程勇说:“就当还他们的。”这是心理学中内疚的影响后效。

    还是先从电影开始说起。

    “走私”是对的吗?为什么?

    “上有老下有小,为了挣钱救爸爸、养儿子,去走私”是对的吗?为什么?

    “将自己公司生产的药定高价,维护自己的专利权”是对的吗?为什么?

    “生了重病,没钱买正版药,为了吃便宜药,去走私仿制药”是对的吗?为什么?

    “为了摆脱蹲监狱的风险,帮助曾经骗过病人钱的人挣钱”是对的吗?为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看《我不是药神》过程中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它们不好回答,甚至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们涉及道德判断。

    “什么是对的”的6种答案

    如果不做以上所有的前提约束,只问一句“《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该这么做吗?为什么”,会有多少种回答?

    第一种答案:“因为这么做会被抓进监狱了,不该做。”或者“老吕让去做,他说没风险、是好的,就做吧。”

    只从行为的直接后果(会不会被惩罚)进行判断,认为只要会受到惩罚就不该做,或只根据“权威”的说法进行判断该不该做,这种答案反映的是“惩罚和服从定向”的道德判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