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茶·健康天地》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728491
走进哈萨克斯坦陕西村/张学良故居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3年第6期
     走进哈萨克斯坦陕西村

    文/施晓慧

    在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边境,聚居着大约10万东干人。他们多是19世纪清朝镇压回民起义后陆续迁徙到那里的陕甘回族后裔。 1942年,苏联法律承认他们为东干族。上世纪90年代,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独立,这些村落便随国界而分属哈、吉两国。

    东干人世代男耕女织,在语言、饮食、婚嫁、习俗等方面至今仍保持着晚清时的西北人习俗,甚至有问“左宗棠还在吗?”“皇帝如何?”等问题……令人不禁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如今,陕西话还在他们的语言中占有很少的一部分。由于汉字没有在东干人中保留下来,100多年来,他们创造了独特的东干族语言,即俄语字母拼写的陕西方言加俄语或哈萨克语。

    前不久,我们从阿拉木图出发,去探访东干人的现代生活。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江布尔州科尔泰区马三成乡(营盘村)和新渠乡,统称陕西村。
, http://www.100md.com
    迎接我们的是东干人协会主席安胡赛,他的陕西“官话”讲得很好。他说,从小祖辈们就嘱咐孩子,家乡东干人的家庭晚餐话不能丢,传统不能丢。丢了就没有了根。安胡赛说,东干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又保持自己的传统。他抚摸着一件精美的绣花袄说,现在东干姑娘出嫁还穿这样的衣服,一点儿都没变。

    来到安胡赛的妹妹家,一家人正围坐炕桌旁吃晚饭。妹夫名叫伊兹密尔,爷爷陈世安的全名成了他家的姓。安胡赛称呼伊兹密尔“门儿”,听上去还是陕西味儿。院子很大,房间也很多,住着门儿一家四代,很多房间都有炕,炕的一边放着中式炕柜,上面码着高高的一摞被子。在另一间屋里,门儿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茶点,主人端上一碗热乎乎的“酸面片”。吃着地道的陕西美味,看着炕上的花被被,我们真有时空错乱忘记身在国外的感觉。

    东干人代表团2011年曾去西安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那天西安市安排了一个仪式,从西城门叩门进城,西安人不说欢迎你们“来”,而说欢迎你们“回来”!好多人都哭了。安胡赛说,相隔100多年了,家乡人没拿我们当外人呐!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爸爸跪向东方默念心愿,说家乡在那边。现在,我们终于替他们圆了回乡的梦!
, 百拇医药
    张学良故居行

    文/王剑

    到台湾,张学良故居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张少帅在台北故居有两处,一处位于复兴路70号,另一处则是位于幽雅路34号的禅园——原为二次大战末期日军神风特工队的招待所。1960年张将军和赵四小姐曾被安排在此幽居1年,后才在复兴路购地置房。

    禅园不大,穿过小门,木阶沿山势直下,花木掩映中的一栋小楼,便是张少帅当年幽禁地所在,少帅夫妇原来的卧室、客房已被改造成餐厅,还有小六茶铺、双喜温泉。

    禅园餐厅的外墙挂有张学良与蒋经国合影,自1960年初蒋与张建立联系,他们常相往来关系亲密,直至后者登上权力高峰,友情渐淡。

    餐厅旁边,台湾唯一的张学良纪念亭记录着他在此的点滴。亭中间,一座张学良像赫然伫立,旁边的玻璃展板刻有他当年所书诗句:“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登上餐厅外的观景台,风景尽收眼底。不由得想起张学良幽禁新竹时的那首诗:“山居幽静处,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英武少帅,竟被放逐于2000多公里外的台湾深山坐井观天,其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