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天地》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2644822
情绪“感冒”为何难缠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医药前沿 2014年第17期
     认知不够——就医率不足10%

    “抑郁症是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某些人具有遗传上的易感性,在生命早期又遭遇负面的生活事件,使神经系统呈现易损性。”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综合二科主任刘粹表示,如果在成人期出现如失业、失恋、婚姻问题或遭遇地震等心理因素的诱因,使患者出现中枢神经递质改变、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就会导致抑郁症产生。此外,人格特点和使用成瘾性物质等也与抑郁发病相关。

    抑郁症目前是世界上第四位的致残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位致残原因。“与高发病率形成对比的是,抑郁症识别率不高,患者很少主动就医治疗。”刘粹说,大约10%的男性和25%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有抑郁的经历。

    早在2009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在中国,面对庞大的患病人群,仅有30%被识别出来,识别出来后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

    “大多数人认为情绪不好不是一种病,自己想开点就能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人在患上抑郁症后产生‘病耻感’和恐惧感,怕被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刘粹直言,很多患者就诊时不相信自己有抑郁症,治疗时因为担心副作用拒绝吃药。说服患者用药难度很大,不仅要揣摩患者心理,还要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

    “要让他们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常见疾病,不是自己意志品质不强或者性格不好,更不是道德问题。”刘粹一再强调,抑郁症应早诊断早治疗,首发的患者临床治愈率较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