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865704
氟啶酮、赤霉素和发芽温度对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4期
     酮赤霉素交互作用也均极显著(P<0001),而温度赤霉素交互作用不显著(P=0105),温度氟啶酮赤霉素三者交互作用不显著(P=01.73)。由F可以看出,对种子发芽势影响最强的是氟啶酮(F=1.2.3.3.75),其次是赤霉素(F=4.44.2.5),然后是温度(F=94.2.8),氟啶酮赤霉素交互作用(F=1.1.5.71)对发芽势影响强于温度,见表2。

    发芽温度,氟啶酮对种子烂种影响均不显著(P分别为01.97,02.63),赤霉素对烂种影响极显著(P<0001),氟啶酮赤霉素交互作用也极显著(P<0001),其余因素对种子烂种影响均不显著。F表明,赤霉素同氟啶酮赤霉素对巫山淫羊藿种子烂种影响效应相当(F分别为1.11.3.8,1.1.81.5),见表3。

    2.2不同赤霉素、氟啶酮浓度组合对低温发芽条件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低温条件下,10 mg·L-1氟啶酮+300 mg·L-1赤霉素处理(记为F10GA300),发芽率最高,其次为F20GA200,分别为793%,720%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