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865406
不同唐古特大黄变异类型功效组分含量的差异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4期
     3结论与讨论

    3.1大黄形态特征与功效成分的相关关系分别对8种变异类型大黄4类功效组分的平均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图3)。

    大黄的8种变异类型中D,E,F型聚为1类,C型和G型聚为1类,A型和H型聚为1类,B型单独聚为1类。其中,D,E,F型与C,G型聚在一起,它们仅有的共同特征是叶都为绿色,说明叶色与4类功效组分含量相关性很强;此外,它们之中4/5均有花白绿色、茎绿色特征,也说明花色、茎色与4类功效组分含量有较强相关性。

    整体而言,大黄的形态特征与其功效组分含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其相关程度究竟如何,还有待后期对形态特征数量化后的深入研究。

    3.2根据大黄形态特征能否鉴别其质量优劣中药材中一个很重要的鉴别方法就是性状鉴别,那么大黄的质量优劣可否通过其形态特征来加以鉴别呢?本研究涉及的8种变异类型大黄,其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在市场流通中这给人们鉴别大黄质量优劣带来了极度困难。然而,本研究发现虽然8种变异类型大黄质量都符合国家药典标准,但是相对B,D,E型而言,A,C,F,G,H型所含抑菌组分(游离蒽醌)的量较高且稳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