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4960
药对研究(Ⅳ)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4期
     药对-部位-单体不同配伍比例药效学比较:邱志兵等[7]对黄连-厚朴药对(1∶1,1∶2,2∶1)、黄连-厚朴有效部位(1∶1,1∶2,2∶1)、盐酸小檗碱-厚朴酚(1∶1,1∶2,2∶1)不同比例配伍的止泻、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黄连-厚朴药对、黄连-厚朴有效部位和盐酸小檗碱-厚朴酚均为1∶2配比的止泻、镇痛效果较好,说明该药对最佳组方配比为1∶2。

    同一药对不同配伍比例药效学比较:雷燕等[8]将黄芪、当归两药按不同比例配伍(1∶1,2∶1,3∶1,5∶1,7∶1,10∶1,1∶2,1∶3,1∶5,1∶7,1∶10)运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和方剂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各给药组在血管生成表现形式及血管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补益中药对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其中以芪归5∶1,7∶1和10∶1这3组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较为明显,且以5∶1的比例配伍效果最佳,表明原方当归补血汤为最佳配伍。张秋雁等[9-10]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桃仁-红花药对不同配比(1∶1,3∶2,2∶3,3∶4,4∶3)的血府逐瘀汤抗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发现,桃仁-红花5个不同比例配伍的血府逐瘀汤均可以通过改善自由基代谢紊乱、减少酶的外漏而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