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4期
编号:13145044
药对研究(Ⅲ)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4期
     2.1.2在体肠吸收评估药物口服吸收效果的常用方法是整体动物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但是存在着生物样本中药物分析难度大、周期较长等一些局限性。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在体肠循环技术研究药物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根据大鼠小肠的生理状况与人体具有相似的特点,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来进行研究,方法简便、快捷、可行,并且动物吸收特点与人体吸收的相关性也得到许多实验证实。如翟永松等[28]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比较单味栀子提取物组与配伍三七总皂苷组在低、中、高浓度下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配伍组栀子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均小于单味组,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三七总皂苷的存在影响了栀子苷的吸收,进一步证实了栀子苷存在主动吸收的可能。单味组与配伍组均随着浓度的升高,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K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栀子苷在肠循环液中浓度不同而造成肠吸收动力学的差异。栀子苷在全小肠均有吸收且吸收较差,随着浓度的升高栀子苷的K降低,说明降低浓度有利于增加栀子苷的吸收总量。因此,可将栀子苷开发成缓控释口服制剂,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有利于提高栀子苷的生物利用度。

    2.1.3组织分布组织分布研究的重要性不亚于血浆药物浓度研究,虽然对人体组织直接测量药物中药效物质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的困难,但现阶段却可以采用动物实验获得的数据借助数学模型推导出在人体分布参数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6 字符